开渔节前筑防线 平安之家助安全——象山县成立首个渔嫂“平安之家”
在第十六届中国开渔节前夕,象山县鹤浦镇成立了渔嫂“平安之家”,200余名渔嫂代表参加了成立仪式。该县妇联同时向参会渔嫂颁发了县级“巾帼平安志愿者”聘书,鼓励渔嫂认清自己在促进海上安全生产、维护家庭平安中的重大使命,争做法律法规的宣传员、政策信息的传播员,气象气候的预报员。鹤浦镇渔嫂“平安之家”是该县妇联系统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参加对象涉及鹤浦3178户渔业家庭。
鹤浦镇是宁波市第二渔业乡镇,拥有大小马力钢质渔轮600多艘,全镇养殖从业人员5000余名,建有万亩梭子蟹养殖基地、万亩紫菜养殖基地,被誉为“浙江省紫菜之乡”。自2010年起,该镇积极扶持发展远洋渔业,组建成立宁波欧亚远洋渔业公司,100名船员远赴大西洋作业。在一个渔业产业占据重要地位的海岛乡镇,如何做好渔业安全生产是牵动当地政府部门和每一户渔民家庭神经的头等大事,如何带好渔嫂这支队伍也成了县镇两级妇联重点课题。
据了解,渔嫂“平安之家”是基于三年前成立的渔嫂促进会建成的,将重点致力于促进渔业安全生产,促进渔嫂个人素质提升,促进家庭和睦和社会和谐,以家庭平安为主题,以提高幸福指数为目标,树立新时期渔嫂群体的新形象。2011年3月,在该镇渔办和镇妇联的积极牵头下,成立了全市首个渔嫂促进会,直接将渔嫂群体入全镇的安全管理体系,真正有效发挥众多渔嫂在渔业安全生产中的重要作用。经过推选,9名渔嫂当选理事。当年5月,一份由渔嫂促进会名义发出的公开信送达每一户渔民家庭。在粉红色的信笺中,促进会向全体渔嫂提出了六点“枕边风”内容:按时申报船舶检验,办齐各种证书、证件,船员持证上岗;及时收听天气预报,做好防台风、防雨雪工作;按规定配齐救生、消防和通信设施,严禁违章载客;在捕捞作业中,必须穿好救生衣;积极参加渔业互助保险,提高自身保障能力;不疲劳作业,提高警惕,密切注意周围环境动态,避免渔船碰撞等意外事故发生。简洁明白而又至关重要的渔业安全生产“要件”,渔嫂们心领神会了,男人们也会意了。自此,渔嫂促进会的工作正式展开。
三年来,在镇渔办和镇妇联的引导下,渔嫂促进会带领会员们一方面登船检查、考察避风锚地、赴岱山取经、参加各种培训,不断提高自身安全生产业务知识,一方面勤吹安全“枕边风”,带领劝架支持安全生产,促进渔业安全生产,促进和睦家庭建设;组建渔嫂文艺队,积极参与各项文艺活动,以文艺节目形式向外界宣传鹤浦、赞美鹤浦;开展各项困难慰问,成立“海难基金会”,帮助因海难带来不幸的家庭,以群体力量形成辐射,促进和谐社区建设。几年来,渔嫂们通过不断努力,内修业务、外树形象,成为了进得厨房,出得厅堂,上得船舶的现代渔嫂。鹤浦镇渔嫂“平安之家”将与该县爵溪外来流动人口“平安家庭”、茅洋外来媳妇“平安家庭”一起,作为该县平安家庭创建活动中的“品牌项目”进行整合运作。(象山县妇联)
栏目:巾帼建功 编辑:金朝霞 签发:吴伟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