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传统非遗“染”现代气息
“我是一名网店店主,自己构图,自己摆拍,将饰品在我的淘宝店铺里上架。随着网上客户的咨询订货量越来越多,店里的饰品种类也越来越丰富。”青瓷饰品经纪人毛茆在全省来料加工会议上作典型发言时介绍了自己这几年的电商创业之路。目前,她的网店升级为三钻,从十多家青瓷厂商进货,每个月线上线下销售额3到5万,最多的一个月销售额达到8万。主要客户集中在广东、杭州、北京等地,还发展了一些微商。
青瓷饰品作为刚刚兴起的一个青瓷新品种,与传统来料加工业相结合,逐渐从为地方经济服务的单一性走向与特色文化相结合的精致性。
一、赛事催生,打响品牌。举办龙泉市首届青瓷饰品创作大赛, 66位青瓷艺人选送的140件(组)参赛。通过集中展示、公众评选、媒体推介等方式吸引了本地2000余人次、市外20批次人员前来参观。赛事的火热度蔓延到了网络上,搜索量大幅提升,青瓷饰品网络知名度进一步打响。
二、搭建平台,广聚人气。连续组织获奖作品及有市场潜力的产品参加了文交会、浙江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北京中陶展、省农博会及东阳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等,均成为展销亮点。积极参与省妇联开展的手工产品创意大赛和丽水市来料加工旅游商品设计大赛,获得两个创新奖在内的12个奖项。义博会期间选送的青瓷饰品达成订单36个,其中网上订单占到了68.5%;在全省来料加工工作会议上,龙泉市青瓷饰品来料加工经纪人毛茆作典型发言。通过“亮点展示+产品亮相+外出交流”的多层推介模式,切实提升青瓷饰品在电商市场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三、立体宣传,扩大影响。一是窗口带动,资源更加集聚。在龙泉市布艺服饰来料加工服务中心设立青瓷饰品展示区,为全市青瓷饰品从业人员提供一个对外产品展示、相互技艺切磋、交流的平台。聘请网商入驻负责管理和宣传,进一步加强青瓷饰品网上网下“信息、产品、客源”三大资源的集聚度。自展厅设置以来,共接待各地来访客人3000多人次,对外鼓励青瓷销售队伍设立饰品销售窗口,在内引导青瓷宝剑园区店铺设立销售专柜,整个市场日趋活跃。二是媒体引导,品牌更加响亮。在剑瓷人才网上进行了6期龙泉青瓷饰品赏析的专题报道,微信点击量达到28500余人次。同时在龙泉电视台《剑川热土》栏目组进行了《青瓷饰品 巧手添彩》饰品专题拍摄,在丽水电视台《绿谷采风》栏目进行了《如花似玉 俏青瓷》的专题播出,并在丽水日报上进行刊登。《乡村青瓷女 串起时尚梦》的专题报道登上丽水日报后,反响良好。
“店里多了很多的回头客,生意也越来越好,我希望在色系搭配等方面大胆尝试,真正把龙泉的山清水美表现出来。”青瓷饰品经纪人毛茆希望未来能做更多的尝试,也对青瓷饰品的发展充满了信心。通过一年多的培育和引导,青瓷饰品网店从无到有,从原来的零星散户发展到60余家;实体门店也不断增多,销售额稳步上升,青瓷饰品已成为传统青瓷产品的一个新兴门类、热门品种。目前龙泉共有50多位青瓷饰品设计制作人员,带动440余人就业,青瓷饰品产业链的逐步形成将帮助更多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助力建设升级版“好龙泉”。(龙泉市妇联 李思思)
栏目:双学双比 编辑:梁丹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