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委会交流,这五个市、县(区)的经验可圈可点!

发布时间:2025-03-17 10:55 来源: 红船女儿

  1月10日,浙江省妇联十四届七次执委(扩大)会议在杭州召开,省委副书记黄建发出席会议并讲话,省妇联党组书记、主席何杏仁代表省妇联常委会作工作报告,全面总结省妇联2022年工作,部署2023年工作任务。会上,宁波市妇联、温州市妇联、杭州市临平区妇联、安吉县妇联、天台县妇联等5个单位围绕巾帼科技创新、儿童友好、变革型妇联组织建设、家庭家教家风、家门口创就业主题作交流发言。

  宁波市妇联

  聚焦“四化”发力

  赋能巾帼科技创新

  宁波市妇联以建设巾帼科技创新赋能平台为着力点,推动科技创新巾帼行动。目前,已培育省级巾帼科技创新工作室2个,市级巾帼科技创新工作室14个。

  聚焦品牌化打造,强化巾帼科技创新凝聚力。出台《宁波市科技创新巾帼行动实施意见》,建立宁波市巾帼科技创新赋能平台,打造“科创·她未来”品牌。

  聚焦阵地化运营,强化巾帼科技创新牵引力。平台服务和接待女科学家和科创女性6600余人次,开展主题服务活动7项,推进科技成果转化3项,服务女科技工作者人才项目申报5个。

  聚焦数字化管理,强化巾帼科技创新变革力。建设“科创·她未来”数字化应用场景——办事服务、成果对接、活动交流、风采展示,为女科技工作者和科创女性提供全天候“妈妈式”服务。

  聚焦系统化拓展,强化巾帼科技创新推动力。通过典型引路推动女性科技人才投身高质量发展,通过主题活动推动科技创新赋能共同富裕,通过导师结对培育巾帼科创新生力量。

  温州市妇联

  聚焦一米视角  共绘幸福底色

  在“两个先行”中推动打造

  儿童友好温州样本

  全市统筹规划、全程多元参与、全域系统推进,温州成功入选建设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名单。

  坚持科学谋划、系统打造,推动构建儿童友好工作体系。推动把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作为党委政府“一把手”工程,纳入市“十四五”规划、党代会和政府工作报告,出台13项制度成果和理论成果,探索制定11项试点建设指引。

  坚持社会共建、合力打造,推动创新儿童友好工作机制。建立市委考绩、督查通报、季度例会、专班例会等制度,培育建设儿童友好社会组织联盟、慈善基金等儿童服务类社会组织169个。打造集logo、主题曲、IP形象为一体的城市形象。

  坚持试点先行、示范打造,推动形成儿童友好辐射效应。打造儿童友好幸福场景,推进九类190个试点单元建设,谋划建设65个重点项目。谋划开发“儿童友好宝”应用,搭建儿童参与平台236个。

  杭州市临平区妇联

  建机制抓突破 提能力扬优势

  以变革型妇联组织建设

  激发基层队伍活力

  临平区妇联坚持大抓基层鲜明导向,以打造变革型妇联组织为牵引,建设善于塑造变革、勇于争先创优的基层妇联队伍,推进妇联工作走心走深走实。

  聚焦机制重塑,激发头雁领航新动能。首创镇街妇联挂职副主席领航机制,为村社女干部搭建平台。构建选拔机制,促“挂职”为“任职”;优化培养机制,提升履职效能;推进轮值交流,增进沟通协作。

  聚焦服务中心,激活执委雁阵新效应。深入落实“四必访四必应”工作机制,厚植“圆桌畅聊会”品牌,探索建立网格治理新模式,推进执委履职尽责。

  聚焦功能优化,迭代执委培育新模式。实施“三个一”工作机制和“五亮”履职法,建立8个基层执委联系点,25个执委工作室。开展年度最美执委选树活动,试行执委履职评价反馈与双向培养机制。

  安吉县妇联

  谱好“家庭家教家风”三重奏

  唱响“两个先行”家乐章

  安吉县妇联谱写“家庭家教家风”三重奏,建好“浙礼好家庭”,唱响共同富裕先行和省域现代化先行“家”乐章。

  注重创新发展,丰富拓展家庭建设新内涵。选树“最美家庭”,建立礼遇联盟、开展礼遇活动、提供礼遇服务。首创乡村庭院国家标准,建立“四季有爱”妇女儿童关爱机制,建立巾帼共富基金。

  深化省级试点,全力构建家庭教育新体系。实施家庭教育种子计划,建立“安老师”“吉管家”两支队伍。创先推行家长积分制,推行连心桥-家庭教育数字化平台。

  强化宣传引领,大力弘扬家庭文明新风尚。成立“两山女儿”等家风宣讲队,做亮“妇廉·家廉”等家风品牌活动,规划“浙北第一支部”等红色家风研学路线、“清风文化园”等清廉家风研学路线。

  天台县妇联

  天台打造家门口创业圈

  为浙江共富先行点亮“巾帼星火”

  天台县妇联打造家门口创业圈,扶持女性灵活创就业,全县共建15个创业圈,3600多名乡村女性实现了创业就业,9000多名乡村女性被列入创就业帮扶对象。

  片区组“圈”扩大覆盖面。就地建圈,利用地域相连、产业相近特性,就地就近组圈。飞地拓圈,联动工商联、异地妇联组织,画大资源共享圈。圈主带动,物色女企业家、女乡贤担任圈主,带动乡村女性提升种养殖、民宿经营等技能。

  全域活“圈”拓展新市场。联营代销,线上线下代销农创产品联营发展。圈坊共融,圈内升级打造巾帼共富工坊,引导圈主参与工坊建设。内外联动,联动县女企业家协会、在外巾帼创联络点,探索“和合里”创业集市,选评、推广“妈妈的味道”优质产品。

  数智赋“圈”共享优服务。直播赋能,推出百名巾帼主播培养计划。借智赋能,与浙大女教职工委员会结对,点对点指导圈内女性创业项目。应用赋能,联合开发“家门口创就业”应用场景实现创就业帮扶“一键通办”。

  来源/省妇联宣传部

  编辑/郑苍锐

标签:编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