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指导—抗击疫情系列微课【四】| 家长如何高质量陪伴学龄前孩子
@学龄前孩子的家长
浙江省家庭教育指导专家团队成员
原浙江师范大学幼教集团的
王芳老师给大家支招啦
抗疫期间该如何高质量地
陪伴自己的孩子?
王 芳
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原副院长、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教育部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库成员,全国劳动模范,浙江省家庭教育学会常务理事。
陪伴是什么?
陪伴从字面意义上理解,就是跟随、陪同。
其中两个很重要的事:
支持他
观察他
一天当中,孩子的生活包含哪些事儿?
吃喝拉撒睡的生活活动
孩子自主、自由决定该怎么玩的时间
成人主导的,或者成人听从孩子建议的共同参与的一些有目的的活动
中大班的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特殊时期的时间表,比如说起床、睡觉、吃饭时间等;托小班的孩子可以以父母为主来制定时间表。
特别注意时间表里需要包含两个重要时间段:
孩子自己玩的时间
父母和孩子一起玩的时间。
重点:
绝对不可以让孩子随意的、不可节制的玩手机、看电视;
父母要起到榜样作用,在孩子面前有所节制,不要整天看手机,也不要整天表情非常严肃,谈论疫情、担心疫情,因此而不理睬孩子;
一天当中最好有身体运动的时间。
在保证相对安全的前提下,保证孩子足够自由玩的时间,不要指手画脚、横加干涉。
孩子玩的时候你可以做自己的事情,但你要同时观察孩子,尤其是年龄小的、托小班的孩子,在孩子需要的时候要给他适度的支持。
亲子共同参与活动
尽量让孩子参与,不要怕麻烦。例如带孩子一起摘菜、一起帮忙晒衣服、叠衣服、洗水果、包饺子等等。
学会和孩子商量,他喜欢做什么?我们可以一起干什么?如果他一时想不出来,你可以做一些引导和启发,给一些建议。
二胎家庭的父母可以做相对分工,同时又保证有四个人一起玩的机会。
父母情绪稳定
家长一定要接纳和理解孩子在特殊时期的情绪,有时候可以适度让孩子发泄一下,千万不要指责孩子,父母情绪的稳定是孩子最好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