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奉化邬玲娣:孤寡老人的“好保姆”

发布时间:2014-11-28 17:34 来源:

 

    在奉化市江口街道,说起邬玲娣,居民们都会赞不绝口地说:邬园长尊老爱幼,爱岗敬业,是街道孤寡老人的“好保姆”。

 

    邬玲娣,今年76岁,江口街道老人乐园园长,曾获全国敬老好儿女、省优秀共产党员、省孝敬老人先进个人、市劳动模范等称号。街道老人乐园被评为市一级敬老院、市十佳光彩助残先进单位、宁波市先进敬老院、全省先进敬老院等。

 

    为什么一名普通党员,会得到那么多的赞许和荣誉?事情还得从23年前说起。1988年,刚成立不久的方桥敬老院由于经营管理不善,矛盾、纠纷较多,30多位五保老人都不愿住下去,敬老院也即将倒闭。为了让老人们有一个安享晚年的乐园,方桥镇民政部门的工作人员努力寻找一位有责任心、爱心,能悉心照顾老人的院长,经过筛选,发现邬玲娣符合这些条件,而且在村民之间的口碑很好。于是,工作人员邀请她出任敬老院院长,她说:“自己也是孤儿出身,得到了很多好心人的帮衬才有今天,我要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更多的人。”

 

    一开始,敬老院只有邬玲娣一个“光杆司令”,没有配备护理人员,连厨师也只是临时来烧一下饭,敬老院里里外外的事情都得由她一个人打理,但她任劳任怨,精心照顾老人们。五保老人的经费每人每月只有30元,而支出项目有吃、穿、用、看病、住院等,经费远远不够。穷,难当家;家大,更难当,邬玲娣实施了精打细算、勤俭持家的计划,她试着种养农副产品,自己种蔬菜,养点鸡鸭,喂上几头猪,挖个鱼塘养鱼……这些副业不仅让老人们生活水平有了提高,还使敬老院有了一些积蓄。

 

    孤儿出身的邬玲娣,对孤寡老人特别亲,把每位老人都当作自家亲人一样对待,年龄比她大的叫阿哥、阿姐,年龄比她小的叫阿弟、阿妹。当有老人病了躺在床上,她会一日三次去看望,嘘寒问暖,并关照护理员悉心照顾。当有人生病住院,她会派人去医院服务,自己工作再忙,也会挤出时间,拎着水果去看望。当有人病危,她会一直陪在身边。当有人过世,她会亲自料理后事。有位姓沈的退休女教师,80岁时,子女在外地工作,家里无人照顾,经人介绍来到敬老院,开始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好的就住下来,不好再找其他敬老院,结果一住就是19年。邬玲娣在老人们身上花的心血,流的汗水,多得无法统计。邬玲娣却说:“只要进了敬老院,就是需要她照料的亲人,一个个都要照顾好。”为了给老人们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2004年,敬老院配备了一名专职医生。

 

    敬老院不仅有170多位孤寡老人,还有不少孤儿。孤儿都是民政部门送来的,先后共接收了17个,最小的出生才3天。邬玲娣把他们当作自己的亲孙子、亲孙囡照顾,如今还有3个。每次外出吃饭,邬玲娣看到桌上有好的剩菜,都会打包带回来给孩子吃。每年过年,她会带着这3个孩子到自己儿子、女儿家吃年夜饭,叫儿子、女儿给孩子发压岁钱。邬玲娣女儿开玩笑说:“妈妈,你不要颠倒了,你对这3个孩子的关心,已经远远胜过了亲外孙囡。”

 

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邬玲娣把全部精力用在了老人、孤儿身上,却冷落了对丈夫的照顾。丈夫多次劝她回家,她总是说,老人乐园暂时还离不开,你自己辛苦点。2009年,丈夫得了重病,动了手术,为便于照顾,邬玲娣把丈夫也接到了老人乐园。丈夫在老人乐园住了200多天,直到去年6月去世,这200多天成了20多年来,邬玲娣难得地分心出来照料丈夫的时间。

 

    邬玲娣身上体现了平凡工作的风采,无愧于人们的赞扬。(奉化市妇联供稿)

 

栏目:女性风采  编辑:毛歌抒  签发:杜爱芳 

 

标签:编辑:leeli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