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山沟里的“金喜鹊”——记仙居县大学生女村官俞微微
发布时间:2014-11-28 17:34
来源:
“村里飞来了一只金喜鹊!”
三年前,当她走进湫山乡方宅村时,这句话在村民中流传开来了。
她,一个齐齐哈尔大学网络技术和信息处理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家境富裕,完全可以过着安于现状的“富二代”生活,却瞒着父母毅然放弃在县级机关优厚的工作环境,坚定地选择了到穷山沟当“村官”,她要在这里寻找属于自己的人生“坐标”。
她这样想,也这样做。把自己的青春全部献给了自己所服务的方宅村,帮助村民梳理思路,拓宽致富路,把党的政策落实到村里的每一个角落、落实到每一位村民心中,让大家真正享受到改革的成果。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方宅村容村貌变了,道路宽了,路灯亮了,村民素质提高了,村民钱包鼓了,原本落后的山区村变成了新农村建设整治村。
她,就是仙居县湫山乡方宅党支部副书记,被当地村民们亲切的誉为“山村里的金喜鹊”、年仅27岁的女大学生村官俞微微。
2008年年初,一脸写满文静、秀气的她终于如愿以偿的来到了湫山乡担任方宅村的第一位大学生村官。这只“金喜鹊”是如何为村民们报喜的呢?村民们说她送来了“三喜”。
一喜送思路助谋发展
方宅村距湫山乡政府4公里,共有373户,1137人,党员46人,村民小组18个,集体经济薄弱,人均收入5097元。
当她第一次走进该村时,心理着实凉了一截,与心中的农村差距太大了,农村落后啊,一穷二白。瞬间,她的心理确实有过动摇后悔,难道来错了?冷静下来后,她认为,既来之则安之,正因为落后,所以农民朋友需要我的帮助,正因为落后,虽然有难度,但也可以绘就蓝图。这样想着,她的劲又重新鼓起了。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龙头带。”村“龙头”除了我,还有其它班子成员,他们的整体素质提上去了,村建设就有希望了,否则是一句空话。她就创设条件帮助村“两委”干部“洗脑”,经常定期给他们上课,带队到外地村学习取经,借此拓宽视野,扩张思路,要他们学会在新农村建设的大环境中区思考村发展。要团结,讲大局,当干部的要摆正位置,干事第一,先集体后个人。
去年下半年,村“两委”班子期满换届。她经常走访农户摸底村中的能人,积极倡导大家要把能干事、能干成事、有精力干事和能公正干事的人推选出来,为村发展出工用力。告诫大家要有眼光,不要拘于一时一处的小恩小惠,这样会得“小头”失“大局”的。
为顺利完成换届选举任务,俞微微还积极奔走,进门入户倾听群众的意见与建议,诚心诚意与参选者交谈,确保各方思想得到充分表达,各方意见实现高度统一。为使女专职委员能够顺利产生,她又积极找村里能力较强、口碑较好的妇女谈心,鼓励她们参选。终于,在她的努力下,方宅村顺利完成了村级换届选举,村民对选出的干部都比较满意。一提此事,两委干部都无不称赞的说“小俞虽然年纪轻,却是我们村里的‘女当家’……”。
对于大家的称赞,这个80后的小姑娘总是腼腆的说“这些都是我该做的,接下去我和村里的党员干部们将以此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壮大村集体经济,让村民们的生活过得越来越红火。
二喜送发展走致富路
俞微微手里有两个本子,《民情档案》,和《工作笔记》,三年来,村里的特色、农户的情况、反映的问题和待解决的事都一一记录。她的所引导发展的路子离不开这两个本子。
方宅村是远近闻名的“山茶油村”,但多年来,加工户们自产处销,各自为战,没有形成统一品牌,附加值不高,茶农们收益并不明显入。俞微微了解情况后,创办了油茶合作社,主动邀请了林业局专家对土壤进行检测,引导村民从原来的单一种植过渡到以发展加工、销售为主的产业种植,进一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加快品种更新步伐,扩大种植规模,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初步形成了以油茶为主,绿色蔬菜同步发展的生态支柱产业。特别是2009年以来,俞微微多次与乡林技人员一起,下村实地调研,在县林技专家的精心指导下,与村干部一起制订了老油茶改造方案。经过争取,老油茶改造项目获得上级财政支持。2010年上半年,首期一批改造老油茶1000多亩。改造后的茶油亩产达到了15公斤,亩均增收在400元以上。据俞微微介绍,接下来她将加快老油茶改造步伐,争取年内完成3000亩改造目标。
方宅还有一支柱产业就是“薯条加工”,但由于蕃薯季节性强,贮存难,虽然量上了,但是每年单单是烂掉扔掉的蕃薯也不计其数。为此,俞微微同村干部一起,查阅了各种资料,请教了众多专家,终于将蕃薯的三个月“寿命”延长到了半年,还帮助“老扁”薯条加工厂引进了新设备,改进了新技术,使加工厂的产值翻了一番,带动致富周边村民100多户,帮助解决妇女就业岗位21个,使2010年人均收入较前年多了1456元。
为带动方宅村低收入农户脱贫致富,俞微微动了不少脑筋。对村里的71户低收入农户基本情况进地调查、登记,因户制宜的为他们制订了奔小康措施,为他们有的送去鸡苗、小猪,并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宅村在外做生意较成功的村民联系,和自己在外经商的亲戚联系,让他们亲帮亲、邻帮邻,共同帮助在家的村民走了去。针对在家赋闲的妇女,她积极联系乡里的来料加工点,让在家的妇女通过来料加工增加收入。现在,该村大部分年轻较轻的村里都做起了小生意,有的做木材、做油漆,有的还在外地开起了自己的店,收入颇丰。
她还根据自身电脑熟悉的优势,从报纸、网络上精心挑选政策法规、新农村建设等方面的内容,及时张贴节目预告,每星期组织党员干部、村民群众收看如何预防病虫灾害、政策法规、科技推广等远教节目,使村民们不出门也能够知道市场最新信息,能够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此外,也还积极邀请县农业局有关专家来村里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培养“新型”农民。村民总是会竖起大拇指说“感谢乡里为我们送来了小俞同志,她就是我们致富的领路人。”
三喜送和谐村民祥和
为丰富村里老年人生活,她帮助村里成立了湫山乡第一家“星光老年之家”,设立了老年活动室、棋牌室、阅览室等各类活动场所。在筹建星光老年之家的过程中,由于方宅村集体经济薄弱,建设资金缺口较大,她积极主动帮助村里向上级争取资金2万余元,自己也拿出工资用于建星光老年之家,使2008年初该项工程顺利完成。2008年重阳节,她得知村里有几位老人生活比较困难,她一边帮助联系上级民政部门,一边自己掏钱为老人们买了5床棉被过冬。一见乡里来人,村里的老人就说“小俞真是我们的好闺女啊!”
方宅村的群众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很多村民对用电安全、食品安全的意识十分淡薄,经常会发生一些因误食过期食品、药品引起的小事故。对此,俞微微邀请了乡卫生院的几位医生在方宅村举行了一次主题为“关注食品、药品安全,关爱生命健康”的食品、药品安全知识宣传活动,并自费出资印刷了横幅、标语张贴于村里的醒目位置,搜集相关食品、药品安全生产资料编成知识读本分发给村里。通过她几年的努力,该村不但没有再发生一例因食品、药品引发的事故,而且村民能积极向周边村民宣传此类知识。
为了给村民营造一个卫生舒适的生活环境,俞微微积极带领群众开展“清洁家园、和谐乡村”活动。从着力改善村民的居住环境入手,一手抓长效保洁机制建设,制订了村文明卫生公约、村民门前三包制度、卫生监督制度、村民守则等;一手抓文明习惯养成教育,挨家挨户开展文明劝导,倡导村民树立健康向上的生活观念,养成文明良好的生活习惯。还亲自与党员干部一起参与义务卫生大扫除活动,清理村前河道垃圾、有清理村内沟渠淤泥、清理自家房前屋后卫生死角,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村容村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村民的文明素质得到一定的提升。在俞微微的提议下,方宅村在集体资金短缺的情况,积极推进硬件设施改造。2009年,新建公厕3座,新修水泥路面1800多米,安装太阳能路灯8盏,新建沼气池13口。2010年8月,俞微微向上争取了河道护栏设施建设项目,资金50多万元新修建了700多米长村河道护栏。
汛期内,俞微微又把维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主动承担起了村里5户住在危旧房屋内村民的分散转移责任。一旦出现汛情,俞微微就挨家挨户做村民的思想工作,及时把他们转移到安全地点。
俞微微真诚对待每一个反映问题的村民,从谈心交心、沟通思想入手,真心听取各方意见,并站在公平、公正的立场上提出自己的观点的意见,努力协调各方关系。通过她的努力,近几年来,村里没有一起进京、赴省信访案件,9起矛盾纠纷得到了及时化解,真正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
这就是俞微微,一只外形弱小,却能报喜送喜的做窝在农村的“金喜鹊”。(仙居县妇联供稿 丁丽云)
栏目:女性风采 编辑:毛歌抒 签发:吴伟刚
标签:编辑:lee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