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女性陈雪兰:15年一份坚守,只为关爱老弱

发布时间:2015-07-03 00:00 来源:

     陈雪兰,女,49岁,台州市椒江区康平托老院院长。从免费收住抗战老病凌小友到收住湖南山洞潘老汉夫妇,有的老人离开了,又有新的老人住进来,自2005年办院以来,陈雪兰一直用爱心在经营着康平托老院。遇到困难家庭能免则免,实在困难家庭完全免费。她把养老当事业、把爱心当使命,把老人当亲人。15年来,她坚守一份承诺,只为关爱老弱。为此,康平托老院先后获得“十一五期间台州市残疾人工作先进集体”、“椒江区扶残助残爱心单位”等多项荣誉。近日,在“发现最美浙江人”活动中,椒江区最美女性陈雪兰被推荐为孝老爱亲模范,参评7月“浙江好人榜”。

  投身养老服务事业,十五年如一日

  从3名护工、57张床位到45名护工、950张床位,从临海农村到椒江城区,陈雪兰花了15年的时间。

  有人创业为了赚钱,有人创业为了梦想,而陈雪兰创业仅凭着一颗爱心。

  15年前,35岁的陈雪兰是一名建材商人,提起投身养老事业的初衷,陈雪兰说:“当时看到一些老人很可怜,有着四五个子女,却没有一个愿意赡养,也看到一些子女因为工作关系,实在没有时间照看家中的老人,所以就有了办托老院的想法。”

  陈雪兰的想法遭到了全家人的反对,可她仍然在临海乡下将托老院办了起来。建立之初,来托老院养老的老人很少,陈雪兰自己也遭到了邻里乡亲的排挤。陈雪兰说:“当时农村的观念落后,因为自己有时会帮在托老院去世的老人穿寿衣,所以乡亲都不愿意和我同桌吃饭。”

  2008年,陈雪兰在椒江东门路租了一个院子,开办了椒江康平托老院。2009年,陈雪兰在新闻上看到残疾人泮妙法生活无依靠,就将他接进托老院,从此她又投身残疾人事业。时至今日,康平托老院已获得“十一五期间台州市残疾人工作先进集体”、“椒江区扶残助残爱心单位”等多项荣誉。

  在陈雪兰的坚持和带动下,丈夫也在2010年辞掉工作来到托老院帮忙,外甥女也在临海市区开办了康乐养老院。

  多年来,陈雪兰每天早上六点钟起床,晚上十点钟睡觉。虽然身为院长,但她一年365天几乎天天都在托老院,身为院长的她没有院长的架子,跟护工一样每天穿着白大褂,替老人擦身子、陪他们聊天。从2008年至今,陈雪兰的每一个春节都是在托老院过的。

  向生活无依的群众伸援手

  36岁的陈彩县目前躺在托老院新建的枫叶情老年公寓。15年前,陈彩县因为车祸高位截瘫。一直以来,他都住在三门的老木屋里,由年迈的奶奶照料。陈雪兰从媒体上看到后,通过记者联系上了陈彩县。2014年8月,陈雪兰将陈彩县祖孙俩接到托老院,为他们提供免费食宿。

  吴玉刚,黑龙江人,六七年前孤身一人来到台州,几年前突然患了双侧缺血性股骨头坏死,行动不便无法工作,还因四处看病花光了积蓄。

  陈雪兰在电视上看到了吴玉刚的故事,被感动了,主动联系电视台找到了吴玉刚,并给他钱看病,还让他每个晚上免费住在院子里。

  陈彩县、吴玉刚只是康平托老院无偿收留的受助者之一,多次被媒体报道的湖南拾荒夫妻潘老汉夫妇、生活无依靠的泮妙法、97岁老党员凌小友、患有间歇性精神分裂症的葛荷香、育才路上的小白眼、葭沚街道的流浪汉阿夏等社会困难群众,都在托老院安了家,享受免费食宿。

  这些年来,陈雪兰的托老院不仅收留了很多残疾人,还无偿收留了十三四个像吴玉刚这样需要帮助的人,而收留一个人,托老院每年就要多支出两万元左右,这还不包括平时看病、买衣服的钱,而被收留的人员,大多为失智、失能的弱势群体,可陈雪兰却一直在坚持。

  今年春节,陈雪兰开车路过一个学校门口,看到一位躺在地上讨饭的阿婆,她马上掉转车头,劝阿婆跟她回养老院,说要无偿收留她。但阿婆不肯来,陈雪兰只好给阿婆留下200元钱离开。”

  有人评价陈雪兰把养老当事业、把爱心当使命。陈雪兰说,我只是把他们当亲人,给了他们一个家。

   当爱心变成使命

  “最大的无奈就是家属对我们工作的不理解,最大的快乐就是老人的快乐。”陈雪兰说,“曾经有一位老人病危,我立即通知了老人儿子,可他因为工作忙没有及时赶到。等他赶到托老院时,老人已经去世。因为没有见到老人的最后一面,他就在托老院大发脾气,我当时真的很伤心。”

  “看到老人开心,看到他们笑了,我就觉得自己的付出都是值得的。”陈雪兰扶了扶眼镜说,不过有些老人也让她感觉挺无奈的。

  湖南潘老汉夫妇曾在椒江海门街道南门河山洞里住了4年。2012年10月,托老院免费收留了这对湖南捡破烂老夫妻。可潘老汉每月都会借机出门溜达,每次回来他总会捡回一些被他视为“宝贝”的废铜烂铁,堆在房间里。原本干净、整洁的房间被弄得臭烘烘。无奈之下,陈雪兰先后花了1000多元从潘老汉手中买回了那些“宝贝”。可潘老汉并没有就此罢手,一有机会他仍然会溜出托老院。

  在陈雪兰眼中,托老院也是她的家。几百名老人,哪个人住在几楼几号房,有什么病痛,有什么小习惯,她都清清楚楚。她告诉记者,曾住在山洞里的流浪老夫妇,由于过怕了被雨淋的日子,如今即便住在托老院,也总是会把以前那5把伞放在房间里,有时候别人问他们借去一把,他们也会再买一把补上。还有,如果遇到有老人过世,但儿女不在时,陈雪兰就会帮老人穿寿衣。

  “照顾他们虽然辛苦,但我们心甘情愿。”陈雪兰说,“我们是他们的保护伞。”

  陈雪兰,没有知名度,没有耀眼的光环,也没有因为知名度带来的可观收入,她却在托老院里默默做着最最平凡的事情。

  陈雪兰,没有气壮山河的豪言壮语,却有一颗博爱真挚的心灵;她没有惊天动地的辉煌业绩,却有一双勇于担当的臂膀。她用爱心给予孤寡老人家一样的关怀和温暖;她用爱心呵护老人们的心房。(椒江区妇联)

 

栏目:美丽女性  编辑:梁丹平


标签:编辑:leeli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