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定海:我们心中最美的义工——记舟山市定海区甬舟公司员工虞爱文女士
一个人,点燃一根蜡烛,递给需要的人,可以照亮一张脸,也温暖了自己;一群人,把蜡烛聚集起来,让爱的火炬在手中传递,可以照亮一方天地,也让自己的心灵净化、成长。
家住金塘镇大丰街115号的虞爱文,今年44岁,原在宁波北仑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NBCT)工作,2008年加入了公司义工俱乐部,先后多次被评为俱乐部优秀义工。在NBCT工作期间,虞爱文和其他义工手携手,心连心,以行动践行着义工俱乐部“服务员工、服务企业、服务社会”的宗旨,用关爱诠释着“参与、互助、奉献、进步”的义工精神。2010年8月被调入甬舟公司码头工作,她又把义工爱心火炬传递到了金塘,温暖着金塘敬老院这个特殊家园里每个老人的孤独、寂寞的心,带给他们如亲人般的关怀和问候。2013年虞爱文又加入舟山网络义工队伍,把自己的力量传递给更多的人们。
“我忘掉了一切烦恼,投入到这个快乐的世界”
“这是我6年来最快乐的时光,这一天使我忘掉了一切烦恼,投入到你们这个特殊的大家庭,为一些失能失智的老年人做些微不足道的服务,我感到很快乐、很满足。”这是虞爱文在13年初来敬老院讲的第一句话,并约定每月中旬来敬老院为老年人理发、洗头、刮胡子、修指甲等。刚开始大家都不是很熟悉,虞爱文也没有过多地跟院里的工作人员拉拉家常,就默默开始为老年人服务。她手法娴熟,动作灵活,服务到位,态度和蔼,很快便赢得了老年人的喜爱和赞美。敬老院原来雇佣一男一女两位理发师傅每月底为老年人洗头理发,自从虞爱文来敬老院后,有些老年人特意要等虞爱文来时才肯洗头理发,老人们都把虞爱文当自己的亲闺女,她让老年人感受到亲近、欣慰、轻松,难怪老人们扳着手指算着日子,嘴里念叨着“这小娘这两天好来了。”
“人活着,总要为社会做点善事好事”
当初敬老院里有好多人认为,年轻的女子来为这些特殊群体服务能坚持多久?报纸上、电视上报道的感人事迹好像离大家很远,在这个雷锋精神已过时的时代,有几个人能放弃自己休息时间去为不相干的人奉献?然而近一年下来,一双双期盼的眼睛看到了事实,她从不缺工,每月中旬如期前来,且自备工具不说,还自备了一大包毛巾和洗发水,每人使用一条,干净卫生。当初院里工作人员告诉她,毛巾、洗发水敬老院有,用这里的就好,她总是说下次用吧!可每次来,她还是坚持带着大包小包来,从未收取一分钱。
敬老院里80岁以上老年人占了80%,20%老年人失能失智,对虞爱文来说工作量非常大。每次她都一大早来到了敬老院,侧着身子耐心给老人理发,一口气理了20几个,汗水湿透了衣衫。到了吃午饭时间,她还在理发,工作人员让她休息一下,吃完饭再理。她看看旁边殷切等待的几位老人,婉拒了工作人员的好意,坚持帮所有老年人理完发。一些老人行动不便,她就把工具搬到房间里,挨个给老人洗头、理发。等一切结束,都1点多了,虞爱文也不肯吃敬老院里的饭,饿着肚子回家。每次临别之际,老人拉着她的手,依依不舍,虞爱文耐心地安慰老人:“阿婆你身子不好,下个月我第一时间到你房间里帮你洗头、理发,您放心啊,我一定会来的。”为了履行对老人的约定,每个月,风雨无阻,虞爱文准时到来,从不食言。其实老人们都是随口说说的,但她都默默记在心里,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满足老人的需求。日子一久,老人们与她都熟悉了,把她当自己的孩子,数着日子等她来,拉着她话家常。
敬老院一些痴呆老人,沟通困难,患小儿麻痹症的姚友仙,98岁的王春才老人,盲人邵忠夫等行动不便的老人特别难伺候,虞爱文毫无怨言,不怕脏,不怕烦,不怕难闻的味道,细心帮他们打理,让这些老人非常满意。
虞爱文为敬老院的老人们服务,却从来不用院里一条毛巾,一瓶洗发水,也不吃院里的一口饭菜,她无私奉献的精神,她用行动践行了义工的宗旨,深深地感动了敬老院的工作人员。他们在虞爱文的影响下,渐渐改变,工作热情高涨,对待老人更加细心、耐心,敬老院的工作氛围大大改善。
在一次聚会中听到甬舟公司行政人事部沈世峰经理和楼经理对她的评价:“她爱岗敬业,遵章守纪,我们对她的工作和为人表示敬佩。”社区干部和村民口中的她,尊老爱幼,教育有方,邻里和睦,家庭团结,夫妻恩爱,善待他人,积极支持政府开发建设工作,识大体顾大局。以前在宁波北仑码头工作时,虞爱文加入公司的义工俱乐部;现在被调到大浦口甬舟公司码头工作,她加入了舟山网络义工队伍,同时又在敬老院做义工。
虞爱文的这份热心肠世上少有,从她身上散发出来的是一个人的人格魅力,她的高尚情操,风雨无阻的态度,是我们全体工作人员的榜样,激励着我们,也让我们更懂得做人的意义。在此我们衷心祝福她,身体健康,万事如意,事业有成,好人一生平安。(定海区妇联)
栏目:美丽女性 编辑:梁丹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