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实施妇儿权益维护专项行动助力社会治理创新
今年以来,吴兴区妇联在湖州市妇联的指导下,充分发挥联系广大妇女、家庭的优势,加强同法院、检察院、民政等部门的合作,依靠律师、心理咨询师、巾帼志愿者等社会力量的支持,扎实推进妇女儿童权益保护,为妇女儿童排忧解难,推动社会治理创新。
1.强宣传,线上线下齐头并进。全区各级妇联干部、巾帼维权志愿者等层层宣传发动,召开机关干部会议、全区妇联工作例会,认真学习贯彻《关于建立预防性侵未成年人、维护女童人身权益工作机制的通知》等上级文件要求及近期全国、省妇联关于妇女儿童维权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统一思想认识,落实责任担当。牢牢抓住三八节、家庭日、六一节、禁毒日等重要节点,常态化开展“建设法治吴兴巾帼在行动”服务,重点开展“民法典进家庭”活动,印发《民法典》原文手册100册、图文宣传手册5000册。筑牢微信、抖音等网络阵地,联合女法官、女检察官、女律师团队录制并发布妇女权益保障、家事案件审判和未成年人保护相关主题的网络微课,并以图说科普、动画课程等方式宣传防性侵、防溺水等知识;同时,针对妇女儿童敏感舆情特别是网上曝光的侵权案件,加强与网信、公检法司等部门的协同联动,做到第一时间核实情况、研判上报、及时发声、密切跟踪和有效参与。
2.建机制,联动协调有效发力。联合检察院出台《关于共同推动妇女(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工作的意见》,建立健全案件线索共享、日常联络会商、矛盾纠纷调解协作、关爱帮扶等机制,今年共享案件线索4条,走访帮扶涉罪家庭子女2人,开展性侵未成年人专题调研,完成《近五年来宾馆类场所性侵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专题调研报告》。联合法院推进家事调裁工作,完善诉调对接、调审互动、心理疏导、案后回访等制度,组织妇联干部、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者等共同参与家事调解,今年,妇联介入法院家事案件调解2件,推动发布人身保护令1个。联合公安分局共同贯彻落实家暴告诫制度,干预家庭暴力,今年,织里镇、龙泉街道妇联介入的2件家暴案件,均由当地派出所出具家庭暴力告诫书。联合民政、关工委、女企业家协会等共同推进实事维权,常态化关爱困难家庭、留守儿童等弱势群体,排摸、走访、结对困境儿童445名,留守儿童46名,为128名困境妇儿提供救助金和慰问品23.2万元。
3.搭平台,维权服务多点开花。依托区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专设“吴兴红姐”工作室,特聘专职调解员一名,并成立“红姐服务团”和“律师妈妈服务团”共同参与,推进婚姻家庭矛盾纠纷调处“最多跑一地”。依托家事法理工作室,发挥专业律师力量,在普及法律知识的基础上,为广大妇女儿童提供专业化、精准化、个性化的维权服务,今年接待妇女来访来电咨询61人次,开展维权大讲堂、维权大集市12次,服务妇女群众800余人。依托“平安大姐”志愿团,突出“乡音相亲以外普外”工作法,积极主动参与新居民劳资纠纷、婚姻家庭矛盾纠纷、邻里矛盾纠纷化解;今年调解案件65件,成功率98.46%、满意率100%。依托“贾妈妈暖心驿站”,发挥法官妈妈贾建平在法律服务和纠纷调解方面的专业优势,为婚姻当事人提供婚前教育、政策法律咨询、矛盾纠纷调解、心理疏导等服务;今年受理法律咨询42件,调解离婚纠纷13件,成功劝和2件。
接下来,区妇联还将深入抓好项目实施、队伍组建和阵地建设,不断推动我区妇儿权益保护工作上新台阶,助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发展。
1.抓项目促实事维权。深入实施“守护花开共享成长”未成年人权益保护项目,联合区检察院通过“共建机制‘护苗成长’、共强宣导‘法润童心’、共促帮扶‘温暖同行’、共推家教‘科学育儿’”,促进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深入实施“传播法理情平安千万家”妇儿维权项目,完善“维权线连线”“维权面对面”“维权大讲堂”“维权大集市”四大版块内容,促进妇儿维权专业化、社会化。
2.抓队伍促能力提升。完善基层妇联干部的教育培训制度,以乡镇(街道)、村(社区)妇联换届为契机,强化培训与妇女儿童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尤其是增强妇联干部的舆情处置和正面引导能力,为做好维权工作夯实思想与业务基础;鼓励妇联干部积极参加婚姻家庭咨询师、社会工作师、心理咨询师等社会化培训,提高家庭关系调解、心理辅导、家庭教育等工作水平。
3.抓阵地促服务优化。加强各乡镇(街道)、村(社区)妇儿维权站建设,完善“三服务”、“四必访”和执委联系制度,针对重点人群和特殊家庭加强日常走访、纠纷排摸和矛盾化解工作。在完善“吴兴红姐工作室”等原有阵地的基础之上,重点突出未成年人关护帮教基地、社会实践基地等平台建设,并联合区禁毒办、教育局、团委等部门新打造“绿之光”青少年禁毒基地,提供宣传教育、关爱帮教、心理疏导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