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市南浔区聚焦“一米高度”——让儿童友好成色更足
“一米高度”体现城市温度。近年来,湖州市南浔区坚持把儿童友好作为引才聚才、打造高品质城市生活的发力点,聚焦“一米高度”,擦亮服务品牌,创新推出“服务提升+儿童优先+产业培育”工作机制,为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赋能添彩。



出台普惠性托育机构资金“双补助”政策和家庭托育补助政策,实现公办幼儿园“托幼一体化”,完成25个公办幼儿园园区(760个托位)托班建设,千人托位数达到4.24个。推出配套家庭医生的“育健未来”儿童签约服务包,建成多家“医防护”一体的儿童健康管理中心和亲子小屋,困境儿童全部纳入免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专项医疗救助范围。
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实现中心城区公办幼儿园集团重组。全面落实“居住证+积分”的随迁子女入学政策,确保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100%入学。持续推进“随班就读”试点工作,实施残障学生培育机制。
培育乡村博物馆、家庭教育亲子实践基地等儿童活动场地。打造青少年文化体育教育基地,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中心、未成年道德法治体验馆。升级全区数十个科普基地(阵地)、妇儿综合服务驿和示范型儿童之家友好阵地,多途径向儿童及其家庭提供综合性服务,成为“家门口”的文旅研学打卡新地标。




区委区政府专题研究儿童友好相关建设项目,优先安排儿童相关项目纳入民生实事。将儿童友好理念融入现代社区、未来社区、未来乡村建设之中,以“儿童友好.长三角亲子乐园”为主题主线、制定“六大友好”创建计划、推进11个试点单元建设,串点连线打造儿童友好集成示范区。
出台《关于开展未成年被害人“一站式”办案救助机制的实施意见》30余条。在全国率先开展罪错未成年人分级处遇工作。擦亮“温暖工作室”未成年人综合保护工作品牌,创设“浔+雏燕救助基金”、“温暖基金”等未成年人专项救助。开启“小书房陪伴行动”“护航·金色童年”“同伴加油站”等各类关爱项目,多维度深化儿童关爱帮扶力度。

构建儿童意见建议闭环工作机制,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共同参与儿童友好建设实地调研,回复落实意见建议40余条。成立10个儿童观察团,常态化征集“小主人”及社会各界人士对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意见建议。


举办长三角亲子文化节、南浔亲子博览会、国际亲子艺术节等亲子节庆活动,打造中国亲子文化节IP的南浔样板。引进品源文华、信谊图画书、马利画材、多样屋等品牌入驻,形成集儿童娱乐、教育、餐饮为一体的亲子业态特色街区。
积极打造富有本地特色的研学品牌,开发工业亲子观光旅游、糕点研学体验、儿童赛事活动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文旅融合模式,研发宋韵四雅、鱼米农耕等非遗活化研学课程。承办青少年曲棍球公开赛、浙江省青少年体育户外营地比赛、长三角体育节小篮球精英挑战赛等赛事活动。打造非遗文化研学线等亲子研学旅游线路。
招引优质文旅项目,启动建设农业大观园、湖笔文旅生活共享中心项目等多个重大项目。推出双林博物馆岛、练市红美人采摘亲子乐园、旧馆街道港廊儿童摄影乐园等“亲子乐园”,逐步形成具有区域品牌影响力、南浔辨识度的特色亲子项目亲子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