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哒哒哒……哒哒哒……”顺着缝纫机时急时缓的声音,机针规律性地上下翻飞,一段段颜色各异的绸缎、纱段拼接在一起,一件衣服的雏形就此出现。连日来,在湖州市南浔区旧馆街道“頔南丝韵·巾帼共富工坊”内,工人正在赶制“頔南丝韵”真丝订单。“有了‘巾帼共富工坊’,在家门口就可以上班,平均每小时20元左右,待遇还不错。”女工郑女士满意地笑道。她文化水平不高,年龄偏大,为了照料家中老人,只能找个离家近而且时间自由的工作“家里老人有什么事,能随时回去,挣钱和顾家两不误。”

这是南浔区带动群众在家门口增收的生动缩影。“頔南丝韵·巾帼共富工坊”由湖州市南浔区旧馆街道妇联积极联动村社执委,链接经发办、女企协资源和支持打造而成,其立足大量女性从事真丝制衣行业的现实,依托街道创业创新产业园建设,汇聚分散在外的真丝商户,集成真丝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特色产业集群,为传统产业注入共富新动能。真丝制衣业一直是南浔区旧馆街道发展较好的产业之一,“共富工坊”建立后,省内外商户纷纷慕名而来,更有本地人回乡创业。为确保工坊规范化运营,街道妇联实地走访调研,了解需求,街道执委全程参与工坊建设及标准制定,落实巾帼共富工坊“四个一”联系制度,并创新建立共富七步法,组建“巾帼共富小组”,以示范引领、抱团发展、产业集群等方式共同应对行业风险,实现真丝产业蓬勃发展,把“小作坊”变成“大工坊”。
与此同时,旧馆街道针对工坊不同妇女群体分层分类开展培训,提高经营与实操能力;实施典型选树和培优行动,集中力量打造“頔南丝韵”这一真丝品牌;结合地理、产业、电商及传统文化优势,有效提升旧馆真丝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加强‘巾帼共富工坊’建设,让‘巾帼共富工坊’成为家门口的‘共富平台’。”南浔区旧馆街道妇联主席表示,未来,旧馆街道将继续以党建引领为抓手,村社妇联执委深入排摸农村剩余劳动力和低收入农户清单,整合工坊用工需求进行精准匹配,创造“家门口”的就业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