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启动“垃圾分类从家庭起步、为创建文明城市增辉”活动
日前,杭州市举行“垃圾分类从家庭起步,为创建文明城市增辉”启动仪式。市委副书记、市长邵占维在会上强调,垃圾分类处理是城市管理水平的体现,是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保障民生的重要公益性事业,这项工作关系到城市清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必须常抓不懈、紧盯不放,必须从源头抓起、从家庭起步。全市上下要共同努力,全面推动垃圾分类工作,加快生态型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建设,使杭州成为生活品质更高的宜居城市。
启动仪式由市委副书记王金财主持,副市长俞志宏,市委副秘书长、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汪小玫,市委副秘书长郭禾阳,市政府副秘书长陆瑞芬,市妇联、市城管办领导等出席了启动仪式。
邵占维指出,做好垃圾分类工作是我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是建设生态型城市的必然要求,是提升城市整体文明程度的有效载体。我市生活垃圾产生量连续多年保持10%左右的速度增长,按此推算,预计到“十二五”期末,生活垃圾产生量将达到日均接近1万吨。垃圾处理涉及填埋场、焚烧厂建设,从杭州的情况来看,可供填埋的场地已经很少。垃圾处理的关键就是实行生活垃圾分类,推进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把能成为资源的垃圾“放对地方”。要把这项工作作为市民参与全国文明城市创建重要切入点,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并进一步将分类工作从城市向农村推广,使杭州的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使杭州市民的生活更美好。
邵占维强调,垃圾分类工作需要政府主导,需要全社会动员,深入家庭,落实到家庭的每个成员中。当前要重点做好以下内容:一是先行先试。继续加大推行力度,探索符合杭州实际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置工作模式,各级政府要把这项工作作为重要任务,确保家庭生活垃圾分类三年行动方案落实。二是营造氛围。要加强舆论宣传和科普教育力度,培养垃圾分类意识,通过“小手拉大手”等教育活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努力做好垃圾分类工作的良好氛围。三是加大培训。要建立义务督导员制度,并鼓励街道、社区从实际出发聘请专职督导员,把培训和指导相结合,深入家庭进行宣传督导,提高城市垃圾分类知识的普及率。各级政府领导要鼓励机关干部职工担任义务督导员。四是抓好管理。各级各部门特别是街道、社区两级要加强对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指导,建立表彰激励机制,动员更多家庭参与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工作。五是加大投入。市、区县两级要切实做好垃圾分类处理的资金保障工作。邵占维指出,希望各级妇联切实发挥自身优势,做好协调和推动工作。有关部门要积极支持、配合妇联开展工作,基层各街道、社区要加大工作力度,为垃圾分类处理工作作出积极贡献。
启动仪式上,杭州市“五好文明家庭”代表刘红向全市广大家庭成员发出了《百万家庭共参与、文明春风靓杭城》的倡议。上城区孙新宝等10名家庭成员被聘为杭州市首批家庭生活垃圾分类义务督导员。上城区湖滨街道、拱墅区翠玉社区做了表态发言。市妇联主席陈建华部署了杭州市家庭生活垃圾分类三年行动计划的工作。力争到2013年,全市实现“分类小区中参与垃圾分类投放的家庭达到100%;家庭生活垃圾分类和投放的准确率分别达到90%以上;90%的家庭达到垃圾分类合格户标准;30%的家庭达到垃圾分类示范户标准”的家庭生活垃圾分类目标。
全市五城区街道、社区及“五好文明家庭”成员代表共600余人参加了启动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