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妇联深入推进农村“庭院整治”工作
为了进一步巩固农村“庭院整治”长效机制建设和推动新一轮杭州市“美丽庭院”创建工作,8月12日,杭州市妇联在余杭区召开了半年度农村“庭院整治”工作会议。来自杭州市13个区、县(市)妇联主席和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西湖风景名胜区、钱江经济开发区妇工委主任参加了本次会议。
会上,各地妇联主席、市直属妇工委主任汇报了半年来农村“庭院整治”巩固情况、“美丽庭院”创建情况及7月份统一开展的明查暗访工作情况,并提出下半年巩固“庭院整治”成效的具体措施,为农村“美丽庭院”创建工作的顺利完成奠定扎实基础。
市妇联副主席魏颖对上半年各地巩固“庭院整治”成效工作作了点评,并部署了下一阶段工作任务。她指出,现阶段农村“庭院整治”工作体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特点:
一是推进工作不松懈。各地为顺利推进“美丽庭院”创建,通过多层面的明查暗访推进“庭院整治”工作,在巩固“庭院整治”成效上做好文章、做足文章。同时,创新宣传手段,通过制作“庭院整治”专题宣传广告片在农村电影放映前插播、开展漫画大赛等活动及与广电部门合作让“庭院整治”宣传标语用字幕滚动形式在电视屏幕下方展播等多种形式,增强家庭成员的环境意识,提高农民文明素质。
二是坚持标准不放松。今年是庭院整治成效巩固之年,也是“美丽庭院”创建启动之年。各地都能认真按照今年农村“庭院整治”考核办法与2011-2014年“美丽庭院”创建实施意见,认真结合、切实落实,积极督导、努力推进,坚持标准、认真评选,充分发挥“庭院整治”合格户、示范户、星级户和“庭院整治”示范村在推动农村“美丽庭院”创建工作中的示范引领作用的表率榜样作用,使创建工作有机衔接,有效推动。
三是创新探索不停步。各地根据“庭院整治”工作推进进程,及时调整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并严格按照职责分工落实任务。同时,通过广泛整合资源、载体、活动,积极筹措资金,完善考核手段,努力探索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为“美丽庭院”创建工作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但是,从7月份各地集中开展的明查暗访工作中发现,在实施从“庭院整治”提升到“美丽庭院”创建工作中依然仍存在少部分村镇干部及家庭成员的思想认识不到位、长效工作机制不落实、基层创建经费难保障等问题。今年的考核指标任务是:到2011年11月底,全市100%的村(社区)开展“庭院整治”工作,100%的村(社区)对“庭院整治”工作实行长效管理;90%的家庭达到“庭院整治”合格家庭标准,25%的家庭被评为“庭院整治”示范家庭(美丽庭院),使农村(社区)人居和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对于下一步的“美丽庭院”创建提升工作,魏颖要求,一是要认真解决明查暗访中存在的问题。如“三支队伍”作用的进一步发挥问题、多种资源的整合问题、外来务工人员家庭整治长效难的问题、“庭院整治”示范家庭与“美丽庭院”创建的标准衔接问题等;二是要按考核目标要求落实好目标任务。分步落实今年工作目标,并结合本地工作实际与“美丽庭院”创建要求,预算好明年“美丽庭院”创建工作经费,突破工作无经费保障的瓶颈;三是要建立健全工作长效机制。各地要认真借鉴基层在推进“庭院整治”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积极构建“美丽庭院”创建工作长效机制,为明年全面打造农村“美丽庭院”作贡献。
与会代表们认真听取了总结,并表示将以巩固“庭院整治”长效机制为手段,创建“洁化、序化、美化、绿化庭院”为目标,加快推进农村“美丽庭院”创建工作,力保下半年工作任务全面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