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拱墅区:打造儿童友好街区 让千年古运河焕发新活力

发布时间:2024-11-12 20:56 来源:



图片

2022年以来,杭州市拱墅区妇联携手拱宸桥街道聚焦“杭儿有爱  让杭城更美好”儿童友好品牌,积极推进拱宸桥段大运河两岸的品质提升,建设桥西儿童友好街区。街区总面积约0.2平方公里,由运河两岸的拱宸桥东和桥西两部分组成。目前项目已全面完工,大运河沉浸式体验街区基本建成,以运河为纽带形成自然探索、文化体验、生活感知3条体验路径,为周边儿童提供全方位深度友好服务。



1

坚持儿童首位度,全方位转化儿童创想

儿童友好街区不应是大人的想象,而应该是孩子们的真实愿望。小朋友最懂得儿童友好街区应有的模样。

图片
图片
图片


一是倾听儿童声音。积极搭建平台,邀请小小观察团员画出理想中的街区样子,用童言童语表达街区建设创想。设计师与小朋友面对面直接沟通,第一时间将小朋友的愿望融入设计方案,共落地儿童创想12条。

二是吸收专家意见。在前期筹备阶段,邀请辖区幼儿园、中小学校方代表参加儿童友好街区建设座谈会,听取教育专家、专职教师的建议,透过离小朋友最近的大朋友的视角,捕捉街区建设的侧重点。

三是植根运河文化。每一代的拱宸桥孩子都在运河文化滋养中成长。为传承运河文化,解码运河基因,街道面向辖区儿童征集运河主题绘画和手工作品百余件,并从中提炼“运河画了三个圈”的理念指导街区建设,同时推出桥西儿童友好街区专题绘本、手绘地图,让孩子把友好街区“带回家”。


2

提升设施趣味性,打造沉浸式体验空间

图片

桥西儿童友好街区以儿童口吻提出“运河画了三个圈”理念,这三个圈对应拱宸桥洞倒映出的三个圆拱,分别是生活圈、文化圈、自然圈。

一是建设自然圈,触摸自然。在运河天地艺术园区现有景观草坪的基础上,开辟三处大型互动装置,分别是浓缩2000公里京杭大运河的“微缩运河”、展示社区和谐友好邻里关系的“椅子博物馆”、兼具滑滑梯和舞台功能的“拱拱小剧场”,给予儿童在大自然中快乐玩耍、展示自我的空间。

二是建设文化圈,触摸人文。秉持“微介入”理念,以轻盈的手法在桥西历史文化街区中设置儿童体验场景,包括《未成年人保护法》法治长廊、“一米高度”导视牌、浙江省第一盏电灯等装置,让儿童用可听可看可触碰的方式感知历史人文气息。

三是建设生活圈,触摸生活。为重现老杭州老拱墅的童年回忆,设置“微缩拱宸”复刻历史地标建筑、“151路记忆站台”回溯杭州最早的电车路线、“共享长桌”还原邻里闲话家常、“星星花园”科普常见植物知识,串联数代人的美好伢儿时光。

四是升级基础设施。街区范围与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部分重合,除服务周边居民外更服务全国全世界的游客。桥西儿童友好街区建设前期摸排所有公共卫生设施和商铺场馆,确保母婴室、儿童座便器、儿童洗手台的全覆盖,转角尖锐设施的防撞条全覆盖。


3

推出柔性化服务,用泡泡包裹童心童真

大运河泛起绵软的七彩泡泡,温柔地包裹童心童真,让孩子拥有多姿多彩的童年。

图片

一是资源统筹。整合桥西儿童友好街区内5大国家级博物馆、2家专题性博物馆、1处古戏台资源,为辖区儿童提供个性才华展示的平台,截止目前共开展小朋友策划制作的作品展4场、公共汇报演出6场。

二是丰富体验。街区内常态化开展第二课堂实践、非遗手作体验、宋韵夏令营、趣味运动会、童趣国防消防“演练”等活动,用多姿多彩的体验浸润儿童成长环境,让儿童拥有更多选择权。

三是公益服务。积极发动街区商户参与“一米泡泡”公益服务计划,首批共有45家运河两岸的商户加入。儿童友好商户能够为儿童和家长提供免费阅读、免费糖果、儿童车停放、恒温冲泡奶粉等10项公益服务,以及“小小中医师”、绘本阅读、义卖集市等个性化服务。

四是安全保障。儿童友好街区建设的第一要务是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安全观。街区建设慢行系统,守护儿童通学路径;浓缩现行交通规范于一方交通科普乐园,让小朋友在扮演“小小交警员”的过程中掌握交通知识;在街区设置24小时安保力量看守的集合点,预防儿童走失。

图片

儿童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儿童友好街区的建设,是一个不断提升拱墅幸福指数,呈现大运河此处是吾乡的过程。倾听童言童语,展现奇思妙想,以桥西儿童友好街区建设推动全社会层面形成儿童友好的理念。通过包容性的设计,在“一米高度”传承拱宸桥历史,传播大运河文化,更让世界看到拱墅的未来。



标签:编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