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贴心关爱 实打实帮扶——金华市妇联深化“爱心妈妈”结对关爱行动显成效


关爱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近年来,金华市妇联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妇女儿童和妇联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积极发挥组织优势,强化各方协同,汇聚社会力量,构建“1346”工作体系(1名困境儿童、3项工作机制、4张关爱事项清单、6项服务内容),创新开展“爱心妈妈”结对关爱行动,全力护航留守困境儿童健康成长。
一是领导带头。金华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玲玲带领市级女领导、市直单位正处级以上女领导干部以及“妇字号”爱心女企业家走进市特殊教育学校,开展“爱心妈妈”结对关爱活动,号召各级女干部、优秀女性积极参与,人人争做“爱心妈妈”,并以此带动影响更多社会力量为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提供关爱服务。
二是广泛招募。金华各级妇联通过组织化动员、社会化招募、自主化申报等途径广泛发动,市妇联机关干部示范带动,妇联执委、三八红旗手、巾帼文明岗成员、最美家庭、家庭教育讲师、心理咨询师等积极响应,广大妇女群众踊跃参与,形成一支人员稳定、类型多元的“爱心妈妈”团队。
三是培训赋能。整合家庭教育、儿童保护等专业资源,建立“爱心妈妈”工作群,实时开展注重隐私、安全保护、法律知识等线上指导,及时解答“爱心妈妈”在结对帮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线下邀请“爱心妈妈”代表、社会工作专家作《寻找最美的你》《与困境留守儿童沟通技巧》等专题培训,帮助“爱心妈妈”掌握与留守、困境儿童沟通和心理疏导的方法技巧,提升关爱服务水平,为爱心行动助力。
一是摸清人数及问题。全金华7.7万余名“格姐”集中一个月时间通过座谈交流、入户走访等形式,集中排查困境儿童和留守儿童人数及情况,并分类建立个人基本信息库,动态掌握好关爱底数。


二是精准化结对关爱。聚焦儿童困难需求,根据“爱心妈妈”专长优势,精准匹配、就近就便链接“爱心妈妈”。同时,立足实际规范关爱内容,探索“1+N+6”服务模式,即1名“爱心妈妈”,链接N种社会力量,主要提供思想引领、生活照料、学业辅导、关爱陪伴、安全守护、家教指导六项服务内容。9月市妇联组织“爱心妈妈”代表前往新疆温宿县博孜墩乡小学和吐木秀克镇小学对困境儿童进行了走访慰问,赠送生活用品和体育用品等爱心礼物,并开展专题讲座,交流经验做法。

三是打造“一县一品”特色。东阳市致力打造“东日暖阳·爱心妈妈”品牌,成立困境儿童帮扶联盟,设立“伴爱成长”帮扶基金2800万元,开展焕新乐园、法治“绿荫”、公益托管等服务项目。兰溪市面向困境留守儿童提供心理疏导服务,打造“美美+家”服务品牌。金华市金东区成立“守护花开”团队,走进社区、学校、企业,讲好百场“与法童行”防性侵保护课,受益中小学生2万余人,民工子弟学校实现全覆盖。
一是建立协同联动机制。加强与文旅、教育、民政、卫健等部门协同联动,在队伍招募、阵地共建、活动联办等方面密切配合、同向发力,利用妇女儿童驿站、儿童之家、社区家长学校等阵地,联合开展集中陪伴、寒暑假儿童关爱服务等活动。如妇联、工会等16个部门启动“少年儿童心向党 真情相伴护成长”2024暑期儿童关爱服务。
二是建立项目运行机制。发挥女性社会组织联盟成员单位多、女企业家协会筹款能力强等优势,筹集资金物资569.2万元,设立“爱心妈妈陪伴”“星星的孩子关爱”“青苗雨露助学”等关爱儿童项目7个,开展关心关爱活动256场,服务儿童及其家庭1万余人次。
三是建立激励礼遇机制。联动金华市委宣传部、团市委、爱心企业推出“爱心妈妈”15项礼遇清单,包括餐饮、电影、购物、口腔、眼科、理疗等方面的丰富内容,推动“爱心妈妈”结对关爱纳入志愿服务管理体系、“好家风信用贷”范畴及“金华好人”等评选表彰范围,在全社会形成“爱心妈妈”有德者有得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