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童未来,共“金”彩,“六个友好”凝聚“一米高度”的小城大爱

发布时间:2024-07-05 00:00 来源:


金华市以“童未来,共‘金’彩”为建设主题,在城市现代化治理中充分融入“一米高度”儿童视角,聚焦社会政策友好、公共服务友好、权利保障友好、成长空间友好、发展环境友好、产业生态友好“六个友好”,积极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工作。

图片






图片

高屋建瓴

推进社会政策友好

图片


健全儿童友好推进机制。成立由市委书记、市长任双组长,市发改委、市妇儿工委办(市妇联)、市建设局牵头,教育、卫健、民政等40家成员单位共同参与的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六大友好专项工作组。市委书记朱重烈召开常委会,研究部署儿童友好城市推进工作。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健召开全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推进会,全速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工作。

图片
图片
完善儿童友好行动指南。将“儿童友好城市”纳入2022至2024年“两会”报告,将儿童友好学校、医院、公园等试点单元打造列为2024年市民生实事,累计推出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方案、实施方案、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等63项配套政策,针对六大友好领域提出29项增效举措和30项友好行动。
图片

创新儿童友好工作体系。首倡“1691”儿童友好工作体系,促进“教育部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金保未’未成年人关爱保护”等9项标志性成果的迭代升级及学校、医院等10类儿童友好试点单元的优化改造。

图片



图片

可知可感

推进公共服务友好

图片


锻造教育“双减”范式。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100%开展课后服务,实现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清零”目标,持续开展违规变异培训专项整治,先后8次在教育部专题会议上作经验介绍。“双减通”、作业改革等5项改革入选教育部“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典型案例”,相关工作成果在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教育工作情况》及《中国教育报》刊登。

图片

优化儿童出行服务。推出“校园定制”儿童公交专线,以固定线路、固定站点,定点定时运行为原则,采取“家与学校”间的点对点专车接送,打通儿童安全出行“最后一公里”。

图片




图片

赋权增能

推进权利保障友好

图片


护航困境儿童健康成长。构筑“一格一姐”工作机制,依托全市7.7万名“格姐”,打造全覆盖、全方位、全天候“家门口”妇联组织,走访困境儿童家庭2.7万次;通过设立儿童友好基金、组建儿童友好社会组织联盟,形成“焕新乐园”“点亮北斗计划”“童叟相惜”等30余个儿童友好项目。积极推进“爱心妈妈”结对关爱三年行动。全市目前共排摸困境、留守儿童3139人,招募发动来自女干部、女企业家、“格姐”志愿者、社会力量的3593名“爱心妈妈”开展定向结对帮扶。联动民政、残联等部门建立流浪儿童源头治理和回归稳固机制,完善特殊儿童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

图片
图片
图片

鼓励儿童参与城市治理。成立儿童观察团200余支,“宾宾虹虹观察团”“小爱儿童观察团”等优秀观察团在推动儿童参与学校决策和社区治理上成为典范;同时开通6138妇女儿童热线,用于倾听儿童心声、鼓励儿童建言。

图片



图片

一米视界

推进成长空间友好

图片


强化儿童友好场馆建设。全市现有10家公共图书馆、8家国有博物馆、10家文化馆、10家美术馆、6家非遗馆、110家城市书房(自助“悦读吧”)、20家文化驿站对儿童免费开放。各场馆及内部母婴室、儿童洗手池等服务设施适儿化建设科学推进。

图片

推动儿童友好公园建设。在新建或改建公园中嵌入儿童友好元素,目前已打造45座儿童友好公园。全市新建(或提档)50处口袋公园均增加了儿童户外游乐空间,为儿童天性发展提供了更多栖息地。

图片

促进儿童友好社区建设。充分利用空间场地为辖区儿童打造全新的社区儿童“微空间”。签约挂牌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家门口青少年宫”20家,家门口的活动覆盖全市90余个乡镇街道,辐射188个村、社区,让“微空间”成为青少年快乐学习、茁壮成长的新天地。

图片



图片

返璞归真

推进发展环境友好

图片


打造清朗成长环境。对网吧、歌舞娱乐、游戏游艺、剧本娱乐等场所进行严查监管,全市开展未成年人保护专项检查3300人次,实施校园周边专项整治和“绿书签”行动;利用“清朗文化市场智管”应用规范网络表演市场管理,坚决封锁淫秽色情低俗、暴力恐怖迷信等内容,持续推进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建设,排查不良信息24000余条,为未成年人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图片

筑牢身心健康防线。常态化组织体育赛事活动,注重增强儿童体魄,全市中小学生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优良率达66.96%;联动浙江师范大学合力推出“儿童友好,从‘心’出发”系列课程,创新探索“心理安全守门人”等做法。

图片

迭代家庭教育模式。制定实施《金华市家庭教育“十四五”规划》,明确全市家庭教育工作发展目标任务和部门职责。实施家庭教育“百千万”工程,聚焦“专家、讲师、志愿者”三支队伍建设,打造百名家庭教育专家智库;成立总人数近千人的市县两级家庭教育讲师队伍,并从中评选出38家市级家庭教育名师工作室;组建以妇联主席、各级家长学校负责人、“格姐”爱心妈妈、“最美家庭”成员为主的万名家庭教育志愿者队伍,组织开展家庭教育进村(社区)、进"三新"组织、进学校、进企业活动,助力家长科学育娃。推出《家长学堂云课堂》《育娃三人行》《儿童友好 家教先行》等栏目和家庭教育个案咨询服务。

图片

浓厚儿童友好氛围。遴选2024年度国家儿童友好城市示范服务项目16个,“善育护苗保健康”科普行动、儿童文学创作行动、儿童科学素养提升行动等项目在全市如火如荼开展,为儿童启智明德奠定精神之基。高度重视儿童友好的社会氛围营造,在车站、商场等高人流量区域广泛投放儿童友好公益广告。

图片



图片

有的放矢

推进产业生态友好

图片


研发安全健康的儿童放心产品。高度重视儿童产品绿色安全,在儿童药物研制上基于儿童身心特点设计儿童用药剂型;以儿童健康为出发点打造水杯,使用亲生物金属“纯钛”材料并以“晶钻科技”技术加工背身,有效抑菌耐腐,满足儿童装盛各类饮品的需求。

图片

建设高端创新的儿童产业高地。依托义乌国际商贸城、总部经济园等优质商圈场所,围绕儿童及其家庭对教育、卫生、公共服务等方面的现实需求,在市场划定经营区域、搭建临时商位开展“义商精神”儿童实践体验活动,建设儿童产业新高地。落实省委三个“一号工程”,梳理形成风貌区儿童产业导览。锚定文化产业方向,重点强化以卡游动漫为龙头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打造儿童卡游动漫长廊,开启“儿童动漫+”全新商业模式,助推制造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

图片

打造文旅融合的儿童研学路线。山山家白色森林·生日小镇、熊猫猪猪国际牧场领衔金华儿童友好产业文化园发展。山山家白色森林·生日小镇荣膺市五好基层关工委、市关心下一代示范教育基地等荣誉,园区设立妈咪小屋、儿童书吧、学雷锋红色文化展陈馆,纳入迎亚运藤球展、特种设备展览馆等丰富课程元素。熊猫猪猪国际牧场嵌入金华本地猪种两头乌元素,集养殖观光、科普研学、会议团建、美食体验、亲子趣玩、网红打卡于一体。

图片
图片

儿童友好正一步步从美好蓝图落地为全市140万儿童可触可感的幸福实景。未来,金华市将继续通过“六个友好”凝聚小城大爱,立足“一米高度”向世界唱响独具金华底蕴的“金”彩童声。




标签:编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