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动化 开放化 创新化 龙泉市妇联推动区域化妇联建设

发布时间:2018-09-05 16:38 来源: 龙泉市妇联

  围绕新时期妇女群众新期待,龙泉市妇联牢牢把握妇联组织“增三性”、“去四化”的要求,从“建组织、扩队伍、强服务”上入手,着力打造“小机关、强基层、全覆盖”的新妇联,基层基础进一步夯实,活力进一步彰显,区域化妇联组织网络初步建成。

  一、搭好框架,基础力量更扎实

  以妇联组织区域化建设为牵引,立足改变基层妇联“倒金字塔”结构,带动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的改革创新。

  一是党建引路。在推进基层妇联组织改革过程中,常态化开展党员固定日活动、技能培训、困难群众结对帮扶等活动,用党建的“引擎”带动妇联改革创新。注重强化政治引领和思想引领,在广大妇女中开展“两学一做”、“巾帼心向党”等教育活动,有效提升城乡妇女党员的整体素质和基层妇联组织的政治水平,发挥妇女在弘扬传统美德、传续良好家风、倡导健康生活、建设幸福家庭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是深化改革。深刻认识基层妇联组织区域化建设改革,是落实省市妇联组织改革部署的重要举措,是妇联组织实现自身职能的现实要求,以完善基层组织队伍建设、建立基层组织工作规范、扩大妇联工作的有效覆盖面三方面为抓手,进一步明确基层妇联组织区域化建设改革主要任务。为了能在全市迅速建立起能听、能看、能学习的示范典型,市妇联充分研究基层反映的意见和建议后,确定住龙镇、安仁镇、剑池街道等3个妇联工作扎实、敢创能创的乡镇(街道),作为全市基层妇联组织区域化示范创建点,开展示范创建。

  三是开放优化。打破部门界限,创新开启“接长手臂”“联手联动”等机制,探索以多种方式构建纵横交织的妇联组织体系。重点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在工业园区、商务楼宇等妇女集中地,在流动妇女、女创客等新群体中因地制宜、形式多样地建立妇联组织。目前,龙泉市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等召开妇女代表大会并成立妇联,市中职校、网智电商园相继成立了妇委会。剑池街道水南社区针对辖区内“两癌”妇女较多的实际,成立抗癌俱乐部,在服务女性癌症患者方面作用非常明显。创建建立来料加工点妇委会,在有固定场所,固定加工者30人以上的来料加工点(企业)建立妇女组织18个,不断增强基层活力。

  二、持续推进,互联互促更频繁

  突破传统“自上而下”层级框架,推进区域内组织联建、资源共享。

  一是阵地更实。“妇女之家”入驻城区党群服务中心,分设创业创新服务站、来料加工推介站、姐妹心灵休憩站、家庭教育指导站、妇女权益维护站,实现人才、设备、活动载体等资源的共享。建立完善管理制度,并推行“周四开放日”制度,即每周四接受各基层妇联组织或女性组织的预约,自主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目前已开展手绘、茶艺、插花、法律咨询、家庭教育等系列主题活动24期,反响良好。

  二是制度更优。推进妇联组织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打造执委会议事工作制度、街道妇联主席轮值制度、街道社区妇联执委联系妇女群众制度、基层妇联组织工作公开制度等长效机制,为更好服务妇女群众提供制度保障。如探索在基层“妇女之家”普遍建立妇女议事会,明确乡镇(街道)、村执委共议原则,传达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级妇联组织的工作要求,研究决定基层妇联组织的各项工作和活动等。

  三是队伍更活。善于“借台唱戏”、“借力发展”,打破地域、行业和体制的局限,把善于团结群众、做妇女工作的优秀女性吸纳到妇联队伍中来,打造“专兼妇联干部+志愿者+社会工作者”的基层妇联队伍。建立乡、村妇联考核管理工作制度,要求在办公场所以及微信群等媒体平台公开本级妇联的组织网络图、工作职责和年度任务,展示本年度开展的重点工作和活动,不断提升妇联干部履职尽责意识。开展岗前培训,2017年9月份、11月份分别举办两期村(社区)妇联主席培训班,进一步提升基层妇联干部的综合素质。

  三、创新模式,服务触角更畅通

  推动妇联组织向新领域、新群体、新功能延伸,不仅带来创新之风,更点燃工作激情。

  一是打造网上妇联。强化网上宣传与网下推动并重,构建妇联大宣传工作格局。一方面是加快组建妇女干部、心理咨询师、婚姻家庭调解员、传媒学者等在内的网评员队伍,为建设清朗网络空间贡献巾帼力量。另一方面是进一步整合资源,以自办、会办、委托运营等方式,推动“一网两微+app”建设,打造成为宣传引导、交流分享、提供服务、倾听诉求的妇女儿童网上新平台,吸引凝聚广大妇女,形成同心同德的网上正能量。

  二是培育女性组织。注重运用女性组织、社会力量开展工作,通过“联合建”“引导好”等多种方式,不断扩大妇联组织“朋友圈”,把妇女工作像毛细血管一样延伸到社会各领域。2017年成立龙泉市巾帼创业创新促进会,90名会员组成各个花社,开展了扶贫帮困、爱心助学、“我为龙泉旅游作代言”等系列活动,筹集资金70多万元,带动全市1000多名妇女实现就业,救助贫困留守儿童及贫困妇女300人次。市旗袍协会积极加入“乡村振兴巾帼先行”志愿服务小分队,并充分利用到基层演出机会,积极开展“垃圾分类”、平安家庭等宣传。

  三是打造品牌服务。全力打造一批抓得实、效果好、叫得响的妇女工作品牌项目,动员社会力量共同为妇女儿童提供专业化服务。成立全市“乡村振兴巾帼先行”志愿服务总队,分设乡镇(街道)志愿服务队,全面推进“美丽庭院巾帼示范垃圾分类巾帼先行”活动,组织动员城乡妇女5000多人次参与垃圾分类等工作,全市累计创建美丽庭院8605户;深化家庭教育行动,5月份举行“家家讲堂”成立仪式并连续举办三期家庭教育讲座,市委副书记翁志鸿等市四套班子领导出席成立仪式,累计1500多名家长老师前来听课。“家家讲堂”每周二晚在市图书馆公益开讲,常态化送课下乡,惠及更多的妇女群众;整合社会资源助力精准扶贫, 9月5日我市举行“爱云慈母基金”签约仪式,李绛先生现场捐赠1000万元慈善基金,用于关爱贫困、褒奖慈母。

标签:编辑:leeli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