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泳溪乡妇联关于加强留守妇女关爱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8-06-13 10:48 来源: 台州市妇联

  一、泳溪乡留守妇女群体概况。

  泳溪乡位于天台东部,与坦头、三合、洪畴及宁海、三门接壤,属于典型的山区乡镇。本乡共1.6万人口,长年在外务工经商的达三分之二以上,在家的以老人、妇女、儿童居多。据不完全统计,泳溪乡约有留守妇女1000人,她们长年留守在家,或照顾老人、或照顾小孩子,用她们的双手撑起一个家。

  二、泳溪乡留守妇女的关爱服务体系。

  近年来,泳溪乡妇联积极探索留守妇女关爱体系的各种措施,并在实际工作中加以实施,得到了较好的效果。主要做法有:

  1、组建巾帼帮帮团。乡妇联在各村组建起“巾帼帮帮团”,鼓励留守妇女积极参与其中,让她们相互帮助,相互扶持,实现“邻里守望·姐妹互助”的美好目标。自队伍组建以来,各村帮帮团成员在互帮互助、村级建设、五水共治、美丽庭院建设等工作的开展过程中积极参与,抱团取暖,得到大家的好评。

  2、贫困留守关爱制度。对各村的贫困留守妇女进行调查摸底,并登记在册。积极争取上级妇联的支持,联合民政等部门开展贫困妇女关爱工作。在重要节点送慰问金、慰问品、衣物等日常生活用品给贫困留守妇女,解决燃眉之急。

  3、服务留守妇女创业就业。留守在家的妇女由于要照顾老人和孩子,大多数以在家务农为主,并没有其他的经济收入来源。乡妇联根据泳溪乡实际,鼓励留守妇女发展来料加工。近年来,各村涌现了一批来料加工经纪人,带动留守妇女再就业,实现增收。同时,伴随着乡村休闲旅游的发展,巾帼农家乐、民宿也逐步建立,直接带动了剩余留守妇女劳动力再就业。

  4、留守妇女素质提升工程。通过百堂科普课进基层、巾帼庭院会·十九大精神宣讲、巾帼·农户板凳微课堂等形式,开展留守妇女素质提升相关活动,传递女性健康、平安家庭、科普知识、美丽乡村、垃圾分类的各种知识,提升留守妇女的综合素质。

  三、泳溪乡农村留守妇女关爱体系存在的问题。

  虽然近年来,泳溪乡妇联在留守妇女关爱方面取得了一定在成绩,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也出现了困难和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留守关爱资金短缺。泳溪乡地处偏远山区,经济落后,资金短缺,对留守妇女的关爱多以上级妇联有关部门扶持为主。

  2、大型活动开展困难。由于各村人数不一,一些大型活动的开展困难,在形式上比较单一,不够丰富多彩。

  3、留守妇女素质不一。受教育水平、生活环境、年龄差异等各因素的影响,泳溪乡各村留守妇女的素质存在较大的差异。在开展妇女素质提升课的时候,更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

  四、健全农村留守妇女关爱服务体系的对策建议。

  1、加大对贫困妇女帮扶的力度。山区乡镇普遍存在经济落后、资金短缺等相关问题,对于留守妇女的专项资金尤为少。所以,建议上级妇联及其他有关部门加大对山区留守妇女的关爱力度,在资金支持上向山区倾斜。

  2、加强留守妇女的联盟。在一些村,外出人口占大多数,特别是一些小村,像大山蒋等在家人口只有10余人,留守妇女的人数就更少了。她们普遍存在搞活组织不起人、有问题难以解决、有困难无人帮助等各类问题,建议相邻的村居组建起服务联盟,合力开展各类活动,如妇女互助、平安家庭建设、反家暴宣传等等,使活动内容形式多样、富有成效。

  3、有针对性开展女性素质提升相关活动。虽然在各村也开展过许多女性素质提升课,但大家的接受能力不一、需求不一。建议在大众化素质提升的基础上,开展一些点单式的课程,确保各种层次的留守妇女都能接受到自己喜欢的课程。

  4、创造条件与她们的丈夫多沟通交流。留守妇女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丈夫长期在外,既当爹又当妈、既是儿媳又是女儿,扮演的角色多、生活压力大、倾诉对象少。长期以往,更容易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作为妇联组织,更应该搭建各种平台,让她们有更多的机会与丈夫沟通交流或团聚。如亲情家书、微关怀、电话连线等等,使留守妇女同样感受到爱和温暖。(泳溪乡妇联 夏敏玲)

标签:编辑:leeli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