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县妇联“春泥来护花”推动未成年人关爱“百分百”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式依然严峻的情况下,天台县妇联积极探索疫情常态化防控形势下“春泥计划”活动的有效形式,通过精心培育“春泥土壤”、潜心撒播“成长阳光”,爱心呵护“快乐花朵”,将“春泥计划”向纵深推进,促进了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一、聚集“主题”素质教育,丰富未成年人精神食粮。一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通过组织青少年观看爱国教育电影、主题讲座、实地参观抗战史迹陈列室等活动,教育青少年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祖国接班人。如平桥镇妇联组织学生参观峇溪村和张思村两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通过聆听讲解和实物参观,青少年们对党史和先烈们的革命生活有了更深的了解和感知,使学生们从小树立爱国主义情怀,增强爱国主义意识。二是开展法制宣传教育。通过举办未成年人法律知识专题讲座、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专题宣传活动、知识竞赛答题活动等形式,提升青少年的法治意识。如平桥镇妇联联合政法办和法院工作人员,通过对青少年犯法案例的讲述和简析,助力未成年人警示教育,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三是开展文明生活风尚教育。为引导中小学生养成好文明好习惯,组织开展文明家风家训、垃圾分类、护卫美丽家园、制止餐饮浪费、倡导光盘行动等系列活动,通过活动开展,巩固省级示范文明县城创建成果。如平桥镇妇联组织中小学生参与“护卫美丽家园”活动,开展捡垃圾、劝烟行动、佩戴口罩和文明交通劝导等活动。
二、立足“多样”品牌活动,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一是文明好习惯主题活动。组织开展文明好习惯养成工程,大力宣传文明行为和良好风尚,提升未成年人健康素养。从“礼德”入手,以礼育德,以德立人,培养自觉学礼、懂礼、行礼的具有人文情怀、责任担当、优雅气质、儒雅文明的学子。创新地提炼出“青少年十大礼仪”“家长十大礼仪”,规范言行,提升形象,树立良好师生、家长精神风貌。依托云课堂,从课堂礼仪、家庭礼仪、公共场所礼仪三方面入手,开展形式多样的礼德教育学习,将文明礼仪的种子根植于学生的内心深处,进而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持续开展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引导青少年“反对浪费、崇尚节俭”的餐饮文化,坚决遏制“舌尖上的浪费”。二是文体娱乐活动。积极开展适合未成年人特点的集体游戏和文体活动。通过开展棋类、跳绳、踢建子、羽毛球、乒乓球等内容丰富、趣味性强的文体活动,提升未成年人的身体素质。组织学生参加写春联、送春联活动,让未成年人在活动中学会合作、学会谦让,在快乐中开阔视野、陶治情操,培养活泼开朗、积极向上的性格特征,促进未成年人素质全面发展。三是阅读共成长活动。开展以“阅读伴我成长”为主题读书活动,借助“文化大讲堂”、“文化家园”等广泛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将《三字经》《孟子》《论语》《弟子规》等国学经典引进讲堂,引导未成年人从中学习孝老爱亲,诚实友善的美好品质,使其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感染和教育。
三、做实“暖心”帮困举措,构建未成年人关爱平台。一是贴心帮困活动。持续开展好各类送温暖献爱心活动,重点加强对贫困、残疾、失亲、失学未成年人和留守儿童等弱势群体和特困群体的关爱。1月份,“把爱带回家”2021寒假儿童关爱暨“相伴童行·助力儿童之家”公益项目正式启动。二是温暖关爱活动。全面启动“把爱带回家”留守儿童关爱系列活动,联合天台县凯杰酒业、天台县婚姻家庭协会等把留守关爱活动送到每一个儿童之家。如坦头镇分别在溪南、八一、下周等村开展“把爱带回家”关爱服务专场活动3次,结对困境儿童25名,受益儿童和家长达120余人次。泳溪乡妇联在家湖村儿童之家开展情系留守儿童把爱带回家活动。三是牵手结对活动。充分发挥儿童之家、文化礼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阵地作用,邀请法治、家风等志愿人员,组织儿童在寒假期间开展法律法规、家庭教育和心理辅导等活动,因地制宜开展送教送学,不断拓宽儿童校外培训新思路和新领域。如泳溪乡妇联组织未成年人和巾帼志愿者在元宵节一起做花灯,进一步丰富留守儿童的假期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