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一米视角” 链“儿童友好” 临海市提级赋能儿童友好村(社区)建设

发布时间:2023-09-06 10:29 来源:

  临海市坚持“儿童优先发展”理念,从优选村社单元、重构空间布局、汇集服务供给、聚创实践舞台四个纬度出发,提级赋能儿童友好村(社区)建设,创新纳入未来社区、未来乡村建设规划,与儿童友好试点单元创建有机融合,选取有村风特色、民情凝聚的传统村落,如古建名村汇溪镇浚头村,推荐周边儿童友好试点单元集中分布、基础设施完备、毗邻自然景区的优质社区,如大洋街道大洋社区,中心连线,统筹城乡,以多点外延扩大市区核心圈的辐射作用,新增尤溪镇紫升村等8个儿童友好村(社区)建设,打造均衡发展、多社联动的示范片区。

640.jpg

精设重构“全空间”  布局友好元素

  依托环境创设、设备配置,迭代“微空间”,构建一站式满足游、学、居需求的高品质儿童友好生活圈。

  结合“千万工程”“和美庭院”建设等重点工作,推进村(社区)环境全面焕新,从硬件完善到动线布局,按需增加覆盖儿童全龄段阶梯化发展的多功能场景,拓展儿童室内外服务版块。如浚头村修建古建文化展示馆,打造研学游步道;大洋社区在核心区块全新升级儿童之家,丰富科普馆、孝慈学堂、家庭文化工作室等功能区。

640.jpg

  同时,从成长空间的“适儿化”改造到“童视角”升级,以搜集童想、邀请设计、模拟体验等模式,突出儿童的主体性参与,实现儿童成长空间真正童需要、贴合童兴趣。如尤溪镇紫升村开展“乡村体验官”项目,组织村内儿童参与6处儿童友好型庭院打造,设置“光之庭”“自然学堂”等科普游乐区,增加童心创意的有效发挥。

精准凝聚“善心力” 守护成长环境

  聚焦基层儿童“四维成长环境”优化,构建社会参与支持、联盟互通资源、项目活跃服务、队伍提质行动的共建机制。

  组织社会各界联动集智,共谋社区儿童培养未来,8月灵湖社区召开儿童友好型社区建设协商会,围绕区域规划、空间利用等主题交流,明确“完善一老一少”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清单。搭载未成年人“双手行动”,畅通“焕新·家”“假期宝贝”等项目进驻,并依据儿童建档信息库,加强对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的结对联系、走访慰问、心理关怀等动态管理,形成儿童权益保障机制的建设合力。

640.jpg

  由村(社区)妇联与学校、企业、共富工坊等结成共建联盟,保持安全教育、社会实践、托管服务的常态互动,强化“三社联动”,如大洋街道灵湖社区的“熙之堂”项目与台州学院合作,对接“春泥萌芽”暑期社会实践队提供暑期托管、作业辅导等个性服务;大洋社区专门组建面向辖区3-15岁亲子家庭开展家庭教育、亲子服务的社团组织--“向阳萌宝团”,打响温暖服务品牌。

  妇联执委联系巾帼志愿者、最美家庭等资源组建“爱心妈妈”“家庭教育帮扶团”等志愿队伍,凝聚最广泛服务力量,助推服务效果向儿童健康发展成效融合转化。

精塑实践“大舞台” 启蒙综合发展

  探索对话儿童、倾听儿童、支持儿童模式,明确儿童“城市小主人”的定位,对标儿童发展变量,营造丰富实践、提升体验、感悟成长的温馨氛围。

640.jpg

  成立儿童观察团、儿童志愿队,推动儿童参与社区事务、服务社区群众,促成儿童友好社区建设由“为儿童专设”向“让儿童定制”的良性发展,激发儿童的主动创造性。

  搭建儿童可参与可体验的优质平台,链接“溪小匠”古建研学基地、羊岩山茶文化园等儿童实践基地,系统性开展“童话童行童享”主题活动50余场次,如河头镇“小小茶艺师”、沿江镇“清廉家庭竹笋文化节”、涌泉蜜谷亲子乐园(研学)等,丰富村(社区)儿童的“精神食堂”。

  将儿童友好理念融入乡村振兴,让儿童实践与乡村建设构成互哺关系,增强同频共振的互促性。如江南街道倾力打造的“江南.溪望谷”项目,辐射香年溪沿线的“空心”村落,建设萌宠乐园、劳动研学基地、茶创空间等,培育好乡村未来“接班人”“建设者”。

640.jpg

标签:编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