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岭市“村企坊”妇建“共联体”模式
温岭市“村企坊”妇建“共联体”模式
牵头单位:温岭市妇联
基本情况
近年来,温岭市以“片区带全域,组团促互补”思路,率先在台州开展妇建“共联体”建设。今年,聚焦“村企坊互融”小场景,优化“乡村共富”大场景,在全市579个村居妇联、143个非公企业妇联、49个共富工坊妇联中,建立协作式“共联体”136个,形成“先进带后进,互助增后劲”发展格局。全年带动1.5万名妇女“家门口”增收,其中58%为中低收入群体。
主要做法
一、全方位施策,构建联建“一体”网络
摸清底数强运作。采取“3+N”方式,组织49家巾帼共富工坊妇联开展排摸,579个村居妇联统计低收入妇女数量,16个区域产业园妇联梳理龙头企业名单。“N”即对接经信、民政等部门,确保数据合理准确。优化架构促融合。推行“532”村企坊妇建联建模式,龙头企业妇联带动三星工坊结对5个村居,专精特企业妇联牵手二星工坊结对3个村居,小微企业妇联和一星工坊结对2个村居,打造区域化村企坊妇建“共联体”136个。叠加资源增力量。邀请在外女乡贤、女科技工作者担任“共联体”合伙人,引入涵盖法律援助、家庭教育等服务内容的女性社会组织,有效延伸服务手臂。
石塘镇“山海创”村坊妇建“共联体”成立
二、全要素聚合,激发联建“二次”引擎
建立实体化阵地。以16个产业园区为牵引,建立渔业、鞋业等特色片区村企坊妇建“枢纽型共联体”,壮大各区域“共联体”力量。建立项目化轮值。16个“枢纽型共联体”谋划片区重点共建项目,136个村企坊妇建“共联体”建立N个联建个性项目。如城南镇后岭村企坊“共联体”推出“高橙100”项目,带动妇女就业超60人,实现年产值300多万元。建立常态化议事。在“共联体之家”开展板凳畅聊会,为产业发展出谋划策,优化阵地运行机制,有效提高群众对“共联体之家”的需求粘性。
城北街道以鞋业产业为依托,建立村坊妇建“俊采星驰共联体”
三、全周期护航,打造联建“三大”服务
建立“兴农学堂”提技能。创新“巾帼兴农学堂”教学,提升妇女职业能力。今年共开设精品课程15门、开展教学168场次。拓宽“共富通道”助增收。联合“融媒购”等平台设立“巾帼工坊好物”销售专区。如方德村企坊妇建“共联体”,对接长三角异地商会妇联,打造销售网点1000多家。做好“全程关怀”强保障。组建“共联体”服务专员队伍,做实做细家庭婚恋、子女教育等“关键小事”,开设系列课程16期,提供法律服务120余次。
巾帼兴农学堂进村社
工作成效
通过“村企坊”妇建共联体建设,不断增强了妇联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开拓了基层妇联工作的新局面。全年共开展“草编金帽”等妇建联建项目16个,服务农村妇女3.5万人次;收集妇女需求建议54件,提供常态化公益法律服务260余次;其中箬横镇“舜浦草编”村企坊妇建共联体负责人王超萍获省“优秀来料加工经纪人”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