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召开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电视电话会议

发布时间:2014-11-28 15:50 来源:

  2006年9月14日,全国妇联召开了“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顾秀莲作了重要讲话,就当前新农村建设中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问题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五个省的妇联主席在会上作了经验介绍。浙江分会场参加会议的有11个厅局的分管领导、杭州各区的妇联干部、外来人口子弟小学的学生和家长、新闻媒体近60人参加了会议,会后省政府俞仲达秘书长作了重要指示。

  他指出,农村劳动力大量进入城市,为解决农村不充分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进城务工的农民为城市化进程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多以青壮年为主,这就形成了一个数量庞大的群体---农村留守儿童。这些孩子多数在祖辈或亲戚照料下生活,出现了事实上的隔代教育或亲属教育现象,在缺少父爱母爱的环境中生活,成长和教育环境不容乐观。由此产生的留守儿童行为偏差、意外伤亡等事件常见诸报端。我省是一个人口大进大出的省份,外来人口多,外出的人口也多,农村留守儿童人数庞大,各种问题同样存在。留守儿童现象是社会转型期的一个产物,可以预见,这一问题在一段时间内还会继续存在。关爱农村留守儿童,事关国家的长久发展和下一代健康成长,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精神的具体体现。

  俞秘书长要求各地切实落实好全国会议精神,将这项工作抓好、抓出成效。最后他就贯彻落实全国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强调了几点意见:一是提高认识,做好各方面的协调工作,充分认识做好农村留守儿童的重要性,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留守儿童工作涉及面很广,要做好这项工作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各级政府要把它作为一个重要工作和系统工程来抓,按照全国的部署,协调各有关部门摆上工作议事日程,建立长效机制,强化措施,形成合力,抓出成效来。二是加强调查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必须加强调查研究,全面掌握我省农村留守儿童情况,并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省的实际情况,借鉴外省和国外的经验,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进行分类指导,在新农村建设中一并推进,为我省农村留守儿童工作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三是为农村留守儿童多办实事,切实帮助解决其生活和教育问题。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缺少关爱和家庭教育,权益得不到及时的保护、心理问题趋多、道德出现滑坡的现象。各有关部门要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为他们办实事、好事。学校要建立留守学生档案,掌握留守学生的家庭情况和家长或代监护人的联系方式等第一手资料。各级妇联要积极发挥农村留守儿童协调小组的牵头作用,积极开展对农村留守儿童家临时监护人的教育工作,提高他们的家庭教育意识和育人知识。在新农村建设中,要加快建立镇(乡)学校的合作工作机制,成立由乡镇领导、妇女主任、团委书记、学校班主任、政教主任及退休的老教师等组成校外教育工作组,为留守儿童在家的闲暇时间提供生活、心理及学习等方面的帮助。要建立校外活动场所,组织开展校外实践和活动,让孩子在活动中接受教育,避免因接受不良影响和各种不良诱惑而误入歧途。各级公安、司法等部门要重视维护农村留守儿童合法权益,从源头上采取措施,不断优化农村留守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的法制环境。充分发挥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作用,组织机关干部、社会热心人士与农村留守儿童结对子,让富有爱心、责任心的成年人在一定程度上扮演父母的角色,引导他们成长。有关部门要加强对校园周边环境的监管整治,彻底清理有害儿童成长的场所,为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省妇联儿童部)

标签:编辑:leeli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