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游戏,助益儿童快乐成长

发布时间:2018-05-22 15:40 来源: 《家庭教育》

  哪里有孩子,哪里就有游戏。在我们对美好童年的留恋和回忆里,常常带着对童年游戏的追忆,可以说,没有游戏也就没有孩子的童年。游戏是幼儿期最主要的活动形式,孩子也正是在这游戏过程中逐渐长大。

  在儿童游戏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家庭游戏是儿童出生后最早出现的游戏形式,它为亲子间的沟通架起了桥梁,是良好家庭氛围的“润滑剂”,也是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教育资源。现在,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家庭游戏的乐园,看在家庭中,如何开展亲子游戏,亲子游戏又如何助益儿童快乐成长。

  一、创设开放环境,激发孩子愿望

  凡是新奇的事物、奇特的东西都会使幼儿产生好奇心。幼儿受到好奇心的驱使,就会通过游戏活动来学习、成长。因此,家长首先应该创设一个良好的游戏环境,从而激发孩子游戏的欲望,提高教育效果。

  家长创设的亲子环境要让孩子可看、可听、可触摸,能充分的感知和体验。比如,家长可在家中为孩子设置一个游戏区域。

  1.让游戏区域突出孩子的个性。家长最为了解孩子的兴趣和需要,所以在游戏区域的设置上,应该“投孩子所好”,游戏区域应符合孩子的个性发展。

  2.让孩子成为游戏区域的真正主人。家长可鼓励孩子亲自参与游戏区域的设计和布置,并且培养幼儿自主管理游戏区域。

  3.教会幼儿玩具摆放具有一定科学性。在游戏区域,玩具的摆放和高度要根据孩子身高的不同去设置,以方便幼儿取放、收拾为宜。

  4.游戏区域设置必须保证有一定的活动空间。在设置时要避免游戏区域成为孩子堆积玩具的陈列处。

  5.留下一块记录孩子成长足迹的版面。在这块版面上设置体现展示孩子特长的个人成长栏和激励孩子的荣誉栏。

  除了良好的物质环境,我们更需要一个温馨、和谐、民主、平等的心理环境。避免将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孩子;避免在游戏中对幼儿提过高的要求,强迫孩子玩不喜欢的游戏;避免对孩子大声恐吓、责罚,或把孩子当玩具逗乐等,这种所谓的“游戏”,会让幼儿对“游戏”失去兴趣。

  二、收集废旧材料,尝试亲子制作

  合适的玩具是幼儿游戏的媒介,可刺激幼儿游戏的兴趣,增进游戏的价值。为幼儿选择玩具要考虑教育意义与艺术性,要注意物美价廉和卫生安全。许多家长只知道孩子要什么就买什么,对一些玩具、用具是否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图书是否适合自己的孩子阅读都不加分析。其实,玩具不是越多越贵越好,有时即使是生活中简单的物品如瓶盖都可以给孩子当玩具,让孩子张开想象的翅膀。家长可与孩子一起收集可再利用的废旧物(如饮料瓶、包装纸和碎布毛线)并归类摆放,一可以用来做游戏材料或游戏替代品,二可用于亲子自制玩具。既提高了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增强了幼儿环保意识,又促进了亲子间的互动。

  三、遵循孩子特点,科学开展游戏

  1.游戏应能启发孩子的智慧。这就要求游戏活动既能够利用和发挥孩子现有的能力,又能够引导和发展他们新的能力。

  家长可在游戏中帮助幼儿养成良好习惯。比如玩具玩完了让幼儿自己收拾好,并物归原处;合理安排游戏时间,不能因为玩而影响吃饭、睡觉等。这些良好游戏习惯的建立是幼儿理解社会行为规则的最佳途径。除此之外,家长也可利用一些小游戏,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孩子不愿意吃饭时,家长可用儿歌来吸引幼儿注意力,把吃饭变得有趣:“开饭啦,开饭啦,大家吃饭啦;一大口,一大口,饭菜吃完了。”

  2.家长要能和孩子平等地参与到游戏当中。做家庭游戏不是上课,家长不能高高在上指手画脚,而应当是游戏的参与者,并且跟孩子处于平等的地位。游戏形式应该注重相互配合,家长能自然而然地引发孩子智能的发展。设计的游戏应让幼儿主动寻求家长的配合,这样家长就能顺理成章地教给幼儿一些知识和技巧。

  我们知道家长参与幼儿的游戏,与幼儿产生积极的互动才能使游戏发挥功能,提高幼儿游戏的质量和技巧。但是,家长的参与必须是正确的、适当的,过多地干预或纠正幼儿的玩法,可能会妨碍幼儿的创造或干扰幼儿游戏的进行,产生反效果。

  3.游戏的整个过程要能够给孩子和家长双方都带来乐趣。要让孩子在游戏中体会到创造和成功的快乐,而家长则能够体会到亲子交流的幸福。只有特定的亲子游戏才适合于进行比赛,家长应学会更多的游戏,并将具有特定功能的亲子游戏同日常的育儿生活相互交融起来,这样就可以在丰富而快乐的育儿生活中,使幼儿的潜能不断地开发出来。

  游戏是幼儿学习的最佳方式,也是培养幼儿良好性格与行为方式的最佳训练方法。父母不要以自己的价值取向来衡量幼儿的游戏行为,人为地限制幼儿的游戏方式,或为了让幼儿“学”到“知识”而强迫幼儿玩不喜欢的游戏。应让幼儿充分发挥他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做游戏的主人。当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确实出现无法解决或可能对他产生不良影响的问题时,父母才有必要介入,并对幼儿加以引导。

  4.游戏的选择要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家庭游戏的内容要适合幼儿的年龄发展水平、兴趣倾向,要从幼儿的生活中挖掘游戏。不同的幼儿具有不同的年龄特点,如小班幼儿大肌肉的控制和应用能力发展迅速,且正处在语言发展的敏感期,好奇,好“自己动手”,家长要根据幼儿的这些特点,来设计亲子游戏。如“卷春卷”、 “身体变变变”等。中、大班幼儿可适度地进行一些促进小肌肉发展的游戏,如:“兜兜乐”、“摘果子”等。

标签:编辑:leeli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