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垃圾食物成为宝宝的正餐
高油糖盐是否成为您家宝贝的正餐
2岁~5岁是幼儿开始接触各类食物,形成食物喜好的关键时期。赵教授指出,如果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长大将容易出现偏食、挑食,甚至影响健康和学习能力。
中国健康教育协会曾对北京市2650个幼儿家庭的调查显示,约有77%的幼儿喜爱高油糖盐的食物和烹调方式。最常见的是“油炸”“糖醋”“烩、炝”类。
许多家庭为迎合宝宝口味和喂饭、吃饭方便,将主食与菜肉混合在一起给宝宝当正餐,例如炒饭、油饭、烩面、肉燥饭、卤肉饭等,且忽略蔬菜的供给。
从小埋下慢性病的隐忧
通过对一些幼儿家庭的走访调查发现,一名由外婆带养的4岁男孩,一周内正餐接连出现什锦炒面、卤肉饭、咖哩烩饭、海鲜炒饭、油饭等。外婆以为这类食物混合了荤素菜,所以没有再配加其他蔬菜。
一位接受调查的妈妈说,5岁的女儿最喜欢的饭菜是糖醋排骨、意大利肉酱面、瓜子肉燥饭、翡翠炒饭、红烧狮子头等高油糖盐类食物,不爱吃蔬菜。
长期食用高油糖盐烹煮的食物,易导致肥胖,造成心血管的负担,埋下心脏病、糖尿病、癌症等慢性病的隐患。建议幼儿父母不要将主食与菜肉混合烹调,这类正餐每周出现次数应在2次以下,且选择清淡的烹调方式。
含糖饮料养成依赖性
调查还显示,四成以上(46.5%)的家庭会提供给幼儿含糖饮料。如奶茶、凉茶、冬瓜茶等,以为这些不是碳酸饮料,就放心给幼儿喝。
美国《小儿科医学期刊》2006年12期中发表的专题研究性文章指出,儿童在正餐之外饮用含糖饮料,会导致体重显著增加,加剧肥胖的罹患率。并且这类含糖饮料,会造成儿童对含糖食物的依赖性,增加蛀牙患病率。
此外,尚未发育完成的幼童,对咖啡因的代谢,无法像成年人那样迅速。因此,从茶、可乐等碳酸饮料中所获得的咖啡因,会对身体造成严重影响,甚至造成活动力下降、注意力 不集中、影响脑部发育及智力发展。
建议父母可为孩子准备不加糖的饮料,如,麦茶、金银花茶等,并鼓励孩子带水壶出门,喝白开水为主。
调查还显示,北京周边的乡镇幼儿园每周供应高油糖盐点心的平均次数为3.63次,高于城市幼儿园的2.06次,排行榜依序为曲奇饼、沙琪玛、薯条、甜甜圈,甚至还出现沙琪玛加高乐高、薯条加奶茶等点心搭配。如果父母忽略当日孩子幼儿园的食谱,回家后餐点不及时调整,受伤害的就是宝贝。
父母给幼儿提供的点心,可选牛奶配自制的面点,或提供天然水果,帮孩子补充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这不仅协助幼儿体内重要反应的进行,还可训练幼儿咀嚼能力,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清除废物,并培养幼儿摄取清淡食物的习惯。
给家长的贴心提醒(1):常见高油糖盐正餐烹调方式与食材
排名 油炸类 糖醋类 高脂肉类
1 炸鸡块 糖酷排骨 香肠
2 炸鱼排 糖醋鱼片 肉圆
3 炸牛排 糖醋肉 培根
4 盐酥鸡丁 糖醋里脊 热狗
5 炸鸡排 糖醋鸡丁 火腿肠
给家长的贴心提醒(2):常见高油糖盐点心与含糖饮料组合
沙琪玛+奶茶
小西点+冬瓜茶
鸡块+ 盒装饮料绿茶
牛角酥+ 甜果汁
仙贝+ 红茶珍珠
薯条+ 盒装饮料红茶
甜馅饼+ 珍珠奶茶
老婆饼+ 椰果奶茶
热狗+ 仙草奶茶
薯片 +百香果茶
小泡芙+ 甜西米露
炸薯球+ 雪碧
甜甜圈 +高乐高
夹心饼干+ 盒装柠檬红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