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是个魔术家
两只很要好的小兔子在草丛里讲悄悄话。
她们讲了好久好久,等月亮都升到头顶了,她们才回家。
小灰兔住在东面的山岗下,小白兔住在西面的小树林里。
她们道了别,就往相反的方向走回家。
到了家,小灰兔给小白兔打了个电话,她问小白兔一个人回家怕不怕。小白兔说:“不怕,月亮姐姐一直在陪着我,我走她也走,一直把我送到家。”
小灰兔惊奇地说:“好奇怪呀!月亮姐姐也一直陪着我,是她陪着我一步步回家的。”
两只兔子在电话里笑着说:“月亮姐姐一定有魔法吧。要不,她怎么能又陪着你,又陪着我呢?我们是朝相反的方向走的啊……”
“哈哈。”两只小兔子在电话里开心地唱起了歌:“好心的月亮姐姐,你是个魔术家!”
---作者 张秋生

作品赏析
小朋友,小故事,“小巴掌”——相信许多小读者都读过《强盗、精灵和巫婆的故事》《小猴学本领》《鸡蛋•鸭蛋•老鼠蛋》,在小学课本里还学过《太阳,你是粉刷匠吗》。这些好玩又好听的小故事全都出自张秋生爷爷之手,她们都属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小巴掌童话”!
张秋生出生在上海,曾在《儿童时代》杂志当过编辑,后来还做《少年报》总编,并兼任《童话报》主编。他从1958年开始发表儿歌、儿童诗、童话,作品中反响最大的要属《小巴掌童话》,曾荣获过全国第二届优秀儿童文学作品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等多个奖项。
因为作者一直从事儿童读物的编辑工作,所以在创作时,他格外注重对读者对象阅读心理的把握,在童话的形式和内容上,他没有按大家都熟悉的“套路”来写,而是进行了大胆的创新。
“小巴掌童话”突出了一个“小”字,每篇童话故事的字数都不多,像《月亮是个魔术家》一样,差不多两三百字,像一幅小品,精致可爱。篇幅短,不会给低年龄读者的阅读造成负担。对专注力容易分散的孩子来说,这样的短时间阅读可谓恰到好处。因为几分钟就可以读完,所以“小巴掌童话”很受家长的欢迎,经常被选为陪伴孩子的睡前故事。
著名诗人圣野曾经这样评价张秋生的童话:“读张秋生的童话,谁也分不清,他究竟写的是童话,还是诗。他随随便便写出来的诗,就是一则丽质天然的童话;他有意无意地喷洒出来的童话雨,从其本质上看,还是一首首使人赏心悦目的诗。”
这就道出了“小巴掌童话”的另一个特点:诗意。张秋生很擅长写儿童诗,这些“小巴掌”的身上多少有些诗的痕迹,每个故事都经过精心的剪裁,每个字都经过细心的挑选,每个句子都很有美感,读起来特别有韵味,非常适合用来朗读。
张秋生的作品来源于生活,这些故事很可能就发生在孩子们身边。在《月亮是个魔术家》中,两只小兔子像两个可爱的小女生,她们像所有小女生一样,爱讲悄悄话,而且说起来没完没了,一直聊到月亮升到头顶上。他的作品中有许多这种非常生活化的小片断。他的高明之处,就是把这些常人不屑一顾的“小东西”打磨成了一颗颗璀璨的明珠,让读它的人进入了一个充满想象的世界,模糊了现实和虚幻的界线。
“小巴掌童话”来自于作者的善良的内心,是用心灵谱写的歌曲。见过张秋生的人都会对他谦谦君子的形象印象深刻,他的“小巴掌童话”就像他的为人一样,充满善意。在《月亮是个魔术家》里,把两只小兔送回家的月亮,就像一位守护神,默默地保护着可爱的兔宝宝。像月亮一样,张秋生的“小巴掌童话”里有许多慈祥的长者的形象,例如:《夕阳与大海》中的大海,《秋天的故事是迷人的》里的秋风婆婆,《几张飘落的枫叶》里的台阶妈妈。“小巴掌童话”是温暖的,充满了善意和关爱。
张秋生曾在自己作品的前言中写道:
我认识一座美丽的小树林。
树林里有梧桐树,有槐树,有白桦树……
他们伸出一张张绿叶,像一个个绿色的小巴掌,说:请在这小巴掌上,写一个小小的童话。
我在每个小巴掌上,都写一个短短的童话。
“小巴掌童话”用平淡的语调讲述着富有诗意的故事。这些看似平常的小故事,因寄托着作者的情感,或情意绵长,或幽默风趣,或温情脉脉。这些精致优雅的小精灵,就像盛开的满天星,用异于寻常的美丽,点染着童话的星空。读“小巴掌童话”,不同年纪的读者会有不同的感悟,因为作者在方寸间描绘出了大世界。
妈妈贴士
《月亮是个魔术家》与儿歌《月亮走,我也走》有相似之处,妈妈可以结合故事,教孩子学念儿歌。为什么“月亮走,我也走”?家长可以从科学的角度为孩子讲解,帮他找到答案。本文选的故事角色简单,情节也不复杂,妈妈可以多给孩子读几遍。年龄稍大的孩子,可以要求他学习背诵;年龄较小的孩子,可以用提示的方式帮助他学习复述故事。其实,从孩子的成长过程来看,需要大人陪伴的时间并不长。建议妈妈借这个故事用“说悄悄话”的方式多多了解孩子的内心需求。最好的爱是什么?——是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