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共读: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

发布时间:2019-06-26 11:46 来源: 《家庭教育》杂志

  作品选登

  写信和读信

  每天早晨,大头儿子醒来,身边总是空空的,小头爸爸一早就去上班了。

  小头儿子很想爸爸,就对他说:“以后你走的时候,给我写一封信放在桌上好吗?这样你不在家,我就可以读你写的信。”

  小头爸爸说:“真是一个好主意!”

  这天,小头儿子一早醒来,就看见餐桌上放着一封信,那一定是爸爸留下的。大头儿子急忙拆开,信上写着:“大头儿子,再见!”

  大头儿子念了五遍,又念了十遍,心里很开心的,好像看见了爸爸早晨去上班的样子。

  忽然,大头儿子想,他也应该每天给爸爸写一封信,等他下班回来时读。

  这天,小头爸爸下班回来,大头儿子把自己关在卧室里,对着门外大声说:“爸爸,

  你先念我写给你的信,等念完了我们再见面。”

  大头儿子觉得一个人念信的时候,另外一个人是不该在旁边的。

  小头爸爸拆开大头儿子留下的信,信上写着:“小头爸爸,你好!”

  小头爸爸念了十遍,又念了五遍,心里甜蜜蜜的,像吃了果仁巧克力一样。

  从这天起,大头儿子每天早晨起来,总能读到小头爸爸写的一封信,而小头爸爸每天下班回来,也总能读到大头儿子写的一封信。

  他们觉得每天写一封信和读一封信,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

  ——选自郑春华《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系列故事“烦恼的高兴事”

    

  经典赏析

  从郑春华1980年创作组诗《甜甜的幼儿园》到今天,已经将近四十年了。她的作品陪伴了许多孩子的成长,作品中唯一不变的是她的真诚和童心。

  郑春华创作的《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由新蕾出版社出版,获得了第三届全国儿童文学奖。这个由中国作家协会评选的奖项,是我国具有最高荣誉的文学大奖之一,是我国唯一的纯文学性的儿童文学奖项。此后,郑春华又创作了更多的“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的故事,这个系列的故事已成为中国优秀原创儿童文学最典型的代表作品之一,据此改编的同名动画片更是风靡全国,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的故事有很多,《写信和读信》的篇幅不长,却有着郑春华作品的显著特征:简单、明快、有趣、深刻。

  今天的孩子对“信”多少有点陌生,但对了解信的大人来说,它却有着很深的内涵。《写信和读信》的故事构成非常简单:因为想念,所以有了信;因为信,所以有了交流;因为交流,所以得到了快乐。家长和孩子之间有着绕不开的亲情,《写信和读信》用一个简单的故事,对亲情做了最好的诠释。

  第一个层面:最常见的,最容易忽略。“每天早晨,大头儿子醒来,身边总是空空的,小头爸爸早就去上班了”。家里的大人总是那么忙,孩子早上醒来见不到爸爸妈妈是常有的事。但是,孩子会怎样想呢?“身边是空空的”,心里也是空空的——他们会“很想念”。相信很多家长都对孩子有过这样的“承诺”:“等我空了,一定带你去……”

  每天见面的孩子,真是很容易被“忘记”。如果你也是这样的家长,那么请不要再忽视孩子。

  第二个层面:孩子的需要,其实很简单。小头儿子为消解“想念”找到了“解药”——信,他要求爸爸给他写一封信,爸爸不在家的时候,想他了,就读信。小头儿子认字不多,爸爸写给他的信没有长篇大论,内容特别简单:“大头儿子,再见!”

  “大头儿子念了五遍,又念了十遍,心里很开心的,好像看见了爸爸早晨去上班的样子。”孩子的心是单纯的,对家长的要求就是那么一点点。因为得到了一点点,他就有了许多的快乐。

  你知道孩子的需要吗?你真正满足过孩子的需求吗?

  第三个层面:付出爱,就会有回应。大头儿子的要求从爸爸那里得到了满足,他也对此做出了回应:“大头儿子想,他也应该每天给爸爸写一封信,等他下班回来时读。”人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老师,是孩子的镜子。有怎样的父母,就会教出怎样的孩子。你付出什么,就会得到什么。

  你付出爱,孩子也会用爱回报你。

  郑春华在这篇小文里展示的写作技巧是不露痕迹的,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更没有夸张的修饰词句。文字平淡,却很有深意。这显示了她超强的驾驭文字的能力。

  情节重复的写法在幼儿读物中很常见。大头儿子看到信,“念了五遍,又念了十遍,心里很开心的”;小头爸爸看到信,“念了十遍,又念了五遍,心里甜蜜蜜的”。郑春华把它用在作品中,加强了作品的节奏感,也强化了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读信时愉快的心情。

  这篇文章里还有一些非常有趣的细节。“大头儿子觉得一个人念信的时候,另外一个人是不该在旁边的”,所以他躲进卧室里,等爸爸读完信才和他见面。这些细节,来自于郑春华对儿童细致的观察和她对儿童心理的精准把握。

  李贽在《童心说》中指出:“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郑春华的创作颇得要领。《写信和读信》故事很短,却是满满的真诚,只要细细品味,就能感受到它的温暖。希望它是一个小小的火花,能把家长和孩子心中的爱点燃。

  妈妈贴士

  许多孩子并不知道什么是“信”,所以读故事前,应当向孩子解释信是什么,学一学汉字“信”的写法。除了让孩子学说故事中的句子、主要情节,还可以让孩子凭借自己的想象,试着给故事添一些有趣的内容。不妨把故事变成孩子和家长之间进行沟通的桥梁,问问孩子的想法,他希望在哪些方面得到家长的关注。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写信,写给家人、朋友,或是自己都可以,或是让孩子把自己的想法画在信里。不论用怎样的方式写信,感情必须是真诚的,这是对孩子的要求,也是对家长的要求。

标签:编辑:yuans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