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学校:打针这件小事

发布时间:2020-08-06 15:07 来源: 《家庭教育》


 

  兜兜每次生病或是打疫苗,多是由爷爷奶奶带去社区医院。这次,兜兜又要去打疫苗了,奶奶提出,让兜兜爸爸或妈妈请假,带兜兜去打针。奶奶说,随着兜兜越来越大,带他去打针成了一件难事,他们老两口已经“搞不定”了。不像小时候打针后哭几声便罢了,现在只要提到去打针,兜兜便开始抵触,勉强带去医院,一看到医生的针头,他就使劲儿往后挣脱,声嘶力竭地大喊,哭得满脸通红,搞得周围人纷纷侧目,爷爷奶奶既尴尬又束手无策。

  夏天,室内室外温差很大,冷热不均,很容易生病。一旦生病,孩子便可能面临一项“考验”——打针。很多孩子像案例中的兜兜一样害怕打针,家长往往不以为意:小孩子嘛,怕疼是正常的,小事!其实不然,小事不可小视,对成人来说是小事,对孩子来说却一点儿都不小。也有家长说,孩子总要自己面对困难和挫折。但是,如能帮助孩子正确认识打针,让他有勇气平静地面对这个“困难”,抚慰孩子的情绪,不是更好吗?

  孩子为何害怕打针?

  原因不外乎两个:一是出自本能,二是源自想象。

  1.由本能引起的恐惧。害怕有其积极意义,它是人类面对危险时的一种自我保护反应。当针扎入身体,会引起尖锐的疼痛感。对于孩子来说,这种体验是非常不舒服的,所以他会拼命阻挠打针。

  2.由想象引起的恐惧。除了打针本身的疼痛引起恐惧,还有很大一部分源自想象的恐惧。照料者无意的渲染会加重孩子的恐惧情绪。平时如果以打针恐吓孩子,或者照料者自己害怕打针,表现得很焦虑,也会把恐惧情绪传染给孩子。久而久之,打针在孩子心中就变成洪水猛兽了。另外,医院里戴着口罩、穿白大褂的医生,各种各样的针管、仪器,都会令孩子感到紧张和害怕。

  家长怎么帮孩子面对打针这件“小事”?

  1.家长首先要镇定。孩子生病,许多家长会变得手足无措,有的家长甚至会跟着孩子一起哭。这时候保持镇定和平静就显得尤为重要。焦虑情绪会传染,而孩子是特别敏感的,尤其是小宝宝,更易受到妈妈情绪的影响。

  2.如实告知即将发生什么。《解放孩子的潜能》一书描述了这样一个真实场景:一位来自波斯尼亚的老师和一群孩子共同经历了敌人对萨拉热窝的围攻,起初孩子们表现得很恐慌。意识到不能隐瞒恐怖的事实后,这位老师就一边告诉孩子实际情况,一边向孩子们保证,任何时候他们都会得到照顾。知道真相后,孩子们反而鼓起了勇气。

  当然,孩子打针只是生命中的寻常考验,与战争无法相提并论,但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启发,当面临未知的恐惧时,孩子希望知道自己待在何处,将要发生什么。如实告诉孩子打针会痛,但没想象的那么可怕,打针的疼是可以忍受的,这样,孩子就有了心理预期,也就觉得打针没那么可怕了。不要哄骗孩子说一点儿也不痛。否则孩子毫无准备地被扎了一下,反而会造成内心的混乱,也降低了他对家长的信任。

  对孩子来说,战胜恐惧是非常迷人的体验,它能够唤起孩子的自豪感。这个过程急不来,家长只需平静地陪伴、等待,哪怕这一次孩子害怕得大哭,下一次,说不定孩子就找到了勇气。

  3.巧用绘本趣味解释。当孩子对恐惧的对象有足够深的了解时,恐惧的想象成分就会逐渐消失。相关绘本从孩子的视角科学严谨、生动有趣地呈现生病的原理、如何克服打针的恐惧,其中的幽默还会激发孩子的乐观天性,实在是非常好的素材。比如讲生病就医的《我可不怕打针》《玛德琳》《阿莫的生病日》《第五个》,讲生病原理的《牙齿大街的新鲜事》《肚子里有个小火车》《皮肤国的大麻烦》等。

  4.情绪安抚与宣泄很重要。在医院就诊时,场面往往仓促和混乱,孩子的情绪经常得不到妥善安抚。在打针之后,家长可以抽出时间对孩子进行情绪安抚。比如,晚上入睡前和孩子叙述事件的经过,接纳、认同孩子的害怕情绪,和孩子一起讨论为什么要打针输液。

  让我们看看一位妈妈的处理方法:

  妈妈先以讲故事的形式叙述整个事件的过程,告诉孩子:“你的身体里有病毒小精灵和细菌小精灵在烧火,所以你会发烧,会不舒服,会痛苦。医生阿姨给你输液,就是来消灭病毒小精灵的,这样你才会恢复健康。”

  妈妈:“医生阿姨给你输液的时候,你很害怕、很担心、很无助,对不对?”

  孩子:“对。”

  妈妈:“爸爸妈妈让你吃药、挂水,是为了让你快点好起来,是不是?”

  孩子:“嗯,是。”

  妈妈:“妈妈也和你一样,当时很担心、很害怕。妈妈一直陪着你呢。”

  妈妈咳嗽起来:“妈妈也生病了。”

  孩子:“需要打针吗?”

  妈妈:“需要,妈妈好害怕打针啊,不过妈妈要勇敢。”

  孩子假装在妈妈的胳膊上打了一针,又倒了一杯水给妈妈喝,然后搂着妈妈的脖子说:“我陪着你呢。”

  妈妈微微笑了下,回抱孩子。她知道,在下一次的病痛中,还会有害怕、有痛苦,但他已经拥有了更多的勇气。

  情绪的宣泄也很重要。家长可以通过打针游戏来帮助孩子。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孩子在象征性游戏中,“把真实的东西转变成他自己所想要的东西,从而使他的自我得到满足。玩洋娃娃的儿童是按照他所喜欢的那个样子来重演他自己的生活。他重新生活在他所喜欢的生活中,他解决了他所有的一切冲突。尤其是他借助一种虚构的故事来补偿和改善现实世界”。因此,象征性游戏具有重要的情感价值,家长可加以利用。可以在家里备好医疗玩具,如玩具听诊器、针筒等,和孩子玩打针游戏。孩子在游戏中实现了角色的互换和恐惧的释放。孩子每一次生病,都是身体和心灵的成长过程。孩子不仅免疫力在提高,而且在家长平静温暖的陪伴和等待中也学会了勇敢、幽默和共情。愿孩子们都能健康皮实地长大。

标签:编辑:lsj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