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劳动带给宝宝的收获
锻炼身体的大小肌肉、加强手眼协调能力,培养独立性、专注力、秩序感和自信心,这些都是幼儿参与劳动、自己动手做事的良好结果,很多父母对此也非常认同。幼儿阶段孩子需要学习自我服务的劳动,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学习为家庭、集体服务的劳动,在自我服务的基础上,进一步服务家人和他人。
长长的暑假,是培养幼儿劳动能力的好时机,父母如何让幼儿学会和喜欢劳动?又为什么有些幼儿不爱劳动和动手做事呢?下面的分析和建议值得父母收藏。
劳动的收获(一)劳动让孩子见证自己的成长
正处于执拗期的超超,也常常会表现出热情和乖巧,让他帮忙做事,他会以十二分的热情回报父母七分的信任。
“超超,给妈妈拿拖鞋。”
“噢。”
“不是这双,是那双咖啡色的。”
“噢!是这双吗?”小超超服务态度堪称一流。
“超超,帮妈妈把衣服拿到房间去。”“超超,把桌上饭碗递过来爸爸洗。”“超超,和爸爸一起倒垃圾,你拿干垃圾。”……
超超从不厌烦,还常问:“还有吗?”如果说“没有了”,反倒令他失望。
幼儿一般都爱劳动。因为在他们心目中,劳动、做事就像游戏,而且还能切实感觉到爸妈也需要他帮忙,这会令幼儿非常满足,为自己已经“长大”了兴奋不已。
但是,为什么有的孩子不爱劳动,或劳动做事的能力较弱呢?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例子:早上起床,爸妈总是帮宝宝穿好衣服,洗漱、早餐后抱着宝宝坐进汽车,帮他系好安全带,再抱进幼儿园,帮宝宝脱掉外套,送入教室,然后还不忘问老师:“今天有运动和提高动手能力的课吗?”父母往往将教育宝宝自己动手做事的希望寄托于幼儿园,却忽视了很多生活中的学习机会。
事实上,让孩子自己穿衣、洗漱、带上备好的上学物品、自己步行到停车场、系安全带,等等,需要父母提供学习、实践的机会,更需要父母耐心等待他们的成长。如果父母能意识到幼儿乐意劳动,就会将劳动、做事的权利尽早还给孩子。因为,大多数幼儿都天生喜欢自己动手做事,是父母的焦虑和不耐烦最终让他们放弃了努力,安心于父母的服务。可父母应明白,为孩子做得多,不等于爱得更多。
劳动的收获(二)自我价值来自每一次小小的成功
在厨房做好吃的,爸妈会让晓音参与,切黄瓜、搅鸡蛋、捣蒜汁、剥豆子……每一件事晓音都喜欢干。爸爸觉得这对孩子的手、脑发展非常有利。而妈妈看重的是,让晓音参与家务劳动,她可获得成就感——我帮助爸妈做饭,我是家庭的重要一员!
大多数父母会认为做算术、背古诗可以让孩子获得自信,但对于孩子来说,他们真正的自信是在生活中每一次小小的成功中建立的。比如学会自己用餐具、自己系扣子、会开锁了、会叠衣服了等。父母鼓励孩子参与自理劳动和家务劳动,并给予相应的教导,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劳动价值。比如教给孩子分类放置图书、衣物的技巧,父母便会发现,一旦孩子掌握了技巧,他会特别喜欢自己独立完成这些事,并且在这些劳动中反复地体会成功的乐趣。
很多时候,孩子并不认为一些技巧的训练是枯燥无味的事,反而非常喜欢,而且这些锻炼往往和劳动联系在一起,甚至都无须去购买教具、玩具。比如晾衣服时让孩子帮忙打开夹子的过程,是在练习手指的灵活性和手腕力量,这对于以后孩子写字是很好的辅助练习。再比如,让孩子自己舀奶粉放进奶杯,也可以锻炼他小手肌肉的平衡性和稳定性。
劳动的收获(三)劳动时犯错没关系,解决好更重要
日本的一家幼儿园里,正在上劳动的课程——擦桌子。
课程过程如下:
老师说,幼儿完成整个过程,需要40分钟左右的时间。这个活动除了是对孩子身体协调性和身体局部力量的锻炼,也是在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培养秩序感。这件事对于专注力不够好的小男孩,是格外好的训练,孩子会在不知不觉中集中注意力,完成一系列的动作。
上课时有一个特别环节,老师在为幼儿示范这一过程时,经常“表演”出一些小“意外”,比如故意洒出来一些水,之后再演示给幼儿看如何处理——拿来拖把擦干净,或用厚纸巾擦几次等。这么做最重要的目的,是告诉幼儿,劳动的过程中,犯错误难免且没有关系,知道如何处理、纠正错误更重要。
在生活中,父母也应该多给孩子传递这样的意识:我们可以把劳动时弄错的事情补救好。当孩子在劳动和做事过程中犯错时,父母要有耐心,要告诉孩子接下来该怎么解决问题,而不是把重点放在批评孩子犯的错上。
劳动的收获(四)为他人服务,是孩子与生俱来的意愿
超市买酸奶时,磊磊拿了原味的,说:“爸爸爱吃。”又拿了芦荟味的说,“妈妈爱吃。”真是个体贴的孩子。
家务劳动中,孩子动手做的许多事情都是在为家人、他人服务,而不仅仅是为了自己,比如扫树叶、摆放碗筷、给植物浇水、擦桌子等,几乎所有的幼儿都非常享受这些劳动的过程,他们还会抢着去做这些事情。一是因为幼儿处在秩序敏感期,喜欢做有秩序感的事情;二是因为每个幼儿与生俱来就具有为他人服务的意识。
幼儿不是生活在真空中的,通过一件件具体的劳动,让幼儿懂得自己动手做事,可以为他人服务,可以为环境服务,逐渐地,他们就能成为一个有信心也有能力去改变世界的人,这样的人生,不也是父母想让孩子拥有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