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智能:让勤学的种子茁壮成长
勤学,在我国古代儒家常被用于形容读书治学的真诚。它可以是一种褒扬,也是一种规范。对于幼童和少年,为鼓励其发愤学习,古代也有许多勤学故事,如西汉匡衡的凿壁借光、东汉孙敬的悬梁、战国苏秦的刺股、晋代祖逖的闻鸡起舞、北宋杨时的程门立雪等;此外还产生了不少劝学诗文,如“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等。可见,勤学精神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是一直被看重和强调的。
现代社会,“学习”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被极大地拓展了。狭义上,它是指通过阅读、听讲、研究、观察、理解、探索、实验、实践等手段获得知识或技能的过程。广义上,它是指人在生活过程中,通过获得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行为方式。勤学,是个体的立身之道,也是个体充盈内心的途径。
勤学,让个体成为更丰富、更充实、对社会更有用的人。
好问,勤学之源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礼记·中庸》
回到人生的最初阶段,我们会发现,幼儿天生爱学习,而且学习是自然而然发生的。带着“有吸收力的心灵”,幼儿睁着大大的眼睛,好奇地望向自己所生活的世界。他们的心总是会“为一种新鲜的声音、新鲜的颜色、新鲜的气味而跳动”,因着这份爱探究的心,他们总是向大人们发出“为什么”的提问。可以说,幼儿有多少“为什么”,就有多勤学。
案例1
3岁的乐乐,总有问不完的“为什么”——
“妈妈,图画书中的草莓为什么有眼睛呢?”“妈妈,人为什么会死?”
“爸爸,为什么有彩虹?”“爸爸,为什么有暴风雨?”
“妈妈,为什么你长大了?”“妈妈,为什么下大雨?为什么还在下雨?”
案例2
爸爸下班刚到家,潇潇就跑过来,指着客厅一角摞着的绘本说:“爸爸,我真的好喜欢恐龙呀!怎么看也看不够!今天我又看了《揭秘恐龙》的书,不过,恐龙究竟是怎么灭绝的呢?奶奶讲了,我听不懂。爸爸,你再给我讲讲吧!”
案例1中,3岁的乐乐向爸爸妈妈提出了很多问题,这些都是他在生活中感受到的困惑。案例2中的潇潇,怀着饱满的求知热情,看不懂的地方就积极向家长求助。可以肯定的是,孩子在之后的成长过程中会提出更多“为什么”。诸多“为什么”,有些是家长可以解答的,有些是家长可以引导孩子自己去寻找答案的,还有些则需要一个人穷尽一生为之探索。
有家长“啼笑皆非”地问孩子:“你怎么会有这么多‘为什么’呢?”
要知道,“好问”是孩子伸向世界的触角,而勤学,让生而带有好问之心的孩子与周围的人、与事物、与社会、与世界,发生了越来越紧密的生动的联结。可以说,勤学,就是孩子迈向自己所生活的世界的路。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勤学智慧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
如前所述,孩子是天生爱学习的,是自然而然地学习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学习就是轻松的、随性的、完全个人的事。孩子的学习与发展,如同万物生长有着特定节律一样,也有其自身的规律。作为社会人的孩子,需要家庭、学校与社会依据此规律,提供相应的支持与规范。
作为家长,在为孩子创设学习探究的环境与氛围、引导孩子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等方面,起着重要的启发与鼓舞、支持与引领作用。勤学思想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这些方面均有论述。下面,就让我们从古人那里学习勤学的智慧吧。
第一,勤学当循序。“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瘘。”我们要尊重孩子的“童子之情”,针对其基本特点和心理需求,为其提供适宜的生长、学习与发展的空间,不宜要求过高过急过多,也不宜随意比较孩子。 第二,勤学靠笃行。“小人不知君子之心,曰燕雀岂知鸿鹄志。”“焚膏继晷,日夜辛勤;俾昼作夜,晨昏颠倒。”《幼学琼林》告诉我们,既要在孩子年幼时引导其树立远大的志向,激发其蓬勃的学习动力,也要告诉孩子,志向的达成、梦想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靠夸夸其谈是没用的,必须付诸行动,靠踏踏实实的学习实践来获得进步。
第三,勤学应惜时。“韶华不再,吾辈须当惜阴;日月其除,志士正宜待旦。”这提醒我们,应将勤勉的人生态度通过榜样的力量传递给孩子,教导孩子珍惜光阴。可以让孩子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养成“日清月结”的习惯,学会“化零为整”的学习规划。
第四,勤学宜从容。“夫所以读书学问,本欲开心明目,利于行耳。”读书学问,是为了让孩子心胸开阔,独具慧眼,以利做实事,而不只是为了应试。当勤学被按上功利的、华而不实的目的,孩子和教育者便都难以从容了。从容的孩子,才会发自内心地好学、勤学,从容地发现,从容地实践,从容地思考,从容地消化,从容地创造。
第五,勤学须有恒。“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持续学习的孩子,如同生长中的春苗,即便有时没有觉察到自己的成长,但只要持之以恒、勤学不已,就会有进步。这告诉我们,应引导孩子坚持求知学习,探究也要尽可能地深入,不宜浅尝辄止。
今天,让我们从传统文化中教会孩子——勤学
首先,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孩子自发的探究精神无比宝贵,当孩子发问的时候,不要不以为然,打马虎眼甚至嘲讽了事。否则,多次之后,孩子便不再伸出探究的触角来了。孩子先好学,才会勤学。
其次,帮孩子建立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比如,引导孩子逐步建立起时间观念,并学会自律;鼓励孩子遇到问题不退缩,培养其问题解决能力,保持必要的质疑精神和批判性思维;教孩子善用学习工具,如利用网络工具查找学习资料、用思维导图捋顺思路等。
再次,不要给孩子设立超前目标。孩子的发展自有其“最近发展区”,家长要和孩子一起设定适宜的目标,寻找恰当的学习材料和方法。家长不宜把焦虑转嫁到孩子身上,让孩子提前学,从而影响其学习兴趣乃至身心发展。
最后,在家庭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爱学习成为家庭文化。试想,饭后灯下,家人都在兴味盎然地读书阅报,孩子自然也会到他的阅读角去津津有味地读绘本了。勤学是一种美好的品质,愿勤学的种子在每个孩子心中茁壮成长,愿我们每个人都成为勤学之人,愿勤学成为每个家庭的家风,世世代代地延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