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发育:幼儿气道梗阻的紧急处置

发布时间:2020-10-12 14:30 来源: 《家庭教育》

  意外和明天,谁也不知道哪个先到。许多时候,掌握一技之长,也许就能让家人化险为夷。

   

  突发意外,始料不及

  李先生出差回家刚坐下,跟妻子闲聊了几分钟,忽然听到客厅角落抱着布艺小熊玩耍的女儿发出奇怪的声音。他转头一看,发现女儿满脸通红,眼泪汪汪地望向自己,嘴巴张着却说不出话,双手抱在胸前。

  李先生夫妇同时意识到女儿可能被什么异物卡住了气道,妻子冲上前去就要俯拍孩子的后背。学过应急救护技能的李先生赶紧制止,将女儿反向抱在自己的身前,依照救护老师在课堂上所教的操作手法,依葫芦画瓢来了个腹部冲击,竟然看到孩子嘴里吐出了一枚游戏币。

  惊魂初定的李先生夫妇对视了一眼,深深庆幸自己提前掌握了一项急救技能,能在危急时刻救女儿一条命。李先生心有余悸,将宝贝女儿紧紧搂在了怀里。

  容易引发气道梗阻的异物

  容易引发气道梗阻的因素有许多,病理性的如痰块、血块等,常见的则多是一些硬质食物,比如糖果、花生、葡萄、果冻、黄豆、鸡骨头、鱼骨头、龙虾壳、蟹脚等,还有黏黏的汤团、糯米年糕、珍珠圆子等。除了食物之外,易引发孩子气道梗阻的异物还有小球、玩具、硬币、纽扣等。

  气道梗阻的主要表现及求救手势

  人体的气管位于食管前方,上端接喉,下端在第四胸椎体下缘平面处分为左、右主支气管。左主支气管较细,走行方向较为横平;右主支气管略粗,走行方向较为垂直,因此异物较易落入右侧主支气管内。一旦被异物堵塞,患者会出现呼吸急促等表现。婴幼儿是最易发生气道梗阻的高危人群。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气道梗阻的主要表现——

  气道梗阻分成完全性梗阻与不完全梗阻两种情况。当异物较小且形状不规则时,气道会发生不完全阻塞,异物与气管壁之间可能留有一点缝隙,此时患儿会出现刺激性的咳嗽,以及气喘、呼吸困难的症状,有时还会听见异物冲击的高啼声,像公鸡打鸣那样。患儿若得不到及时救护,皮肤、指甲、面色都会因为缺氧而呈青紫发绀状。

  如果堵住气道的异物较大,就会造成完全性阻塞,患儿表现为突发性的面色灰暗、青紫,不能说话,不能咳嗽,也无法呼吸,很快就会失去知觉,并因窒息而心脏骤停。

  事实上,患儿若是气道中发生梗阻情况,会因呼吸不畅而做出本能性的肢体反应。将单手或双手呈“V”形叉在颈前部的手势,可以说是一个标志性的梗阻求救信号。这个信号在进餐过程中比较容易识别,但若事发时孩子在玩小物件,家长又疏于观察,则容易忽视。及时识别非常重要,否则就很可能眼睁睁地看着孩子陷入面色紫绀、意识不清,乃至呼吸停止的危险境地。

  备用技能,临危救命

  紧急解除气道梗阻的方法,要视患者的年龄段以及意识是否清醒来采用不同的手法进行紧急处置。

  1974年,美国医生海姆立克发明了一种急救方法,简称为“海氏急救法”,第二年就被医学界积极推广并成为一种专门用于解除气道梗阻的标准手法。它的机理是通过冲击患者腹部及膈肌下软组织,使之产生一股向上的冲力,压迫两肺下部,从而驱使肺部残留气体形成一股气流,长驱直入气管,将堵塞住气道的异物驱除出去。这种方法主要用于气管异物导致呼吸梗阻、呼吸骤停的现场急救,是一种非常简单又安全有效的救护方法,即使非医学专业人士也很容易掌握。

  发生气道梗阻时,针对意识清醒和意识丧失的患儿,是要做不同处理的。对于意识清醒者,应站在一边稍作观察,评估其通气情况,看其气体交换是好是差,有时候通过保护性咳嗽反射也会幸运地将异物排出体外。如果意识清醒但气体交换情况不好,则要进行立位腹部冲击,及时给予应急救护。操作方法是,让患儿两腿分开与肩同宽,低头、弯腰,并张开嘴巴。父母可站在患儿身后,双脚前后跨开一步,其中一只脚叉到患儿两腿中间并顶住其臀部,再伸出双臂从两侧腋下向前环绕至患儿腹部,在其脐上两横指处,以左手包住右拳,拳眼朝向腹部,连续快速地向内、向上冲击5次,要求每次冲击动作明显分开。如果异物未被冲出,可再重复这个动作,直到异物被冲出为止。对于特别小的孩子,父母可以先行采取坐位,然后再将幼儿抱在怀里,以两手的食指和中指环伸向前进行定位冲击。

  有时候,患儿因未得到及时救护,从意识清醒转入昏迷状态,这时就要改用仰卧位腹部冲击法,定位仍在患儿脐上两横指处,操作手法与频率都跟成人气道梗阻紧急救护相一致。

  要特别提醒的一点是,1周岁以下的婴幼儿并不适用海姆立克急救法,而应改用胸背部叩击法,操作流程如下——

  1.救护者将婴儿的身体骑跨在成人一侧的前臂上,同时手掌将其后项部固定,使头部低于躯干;

  2.用另一手固定婴儿下颌角,并使婴儿头部轻度后仰,打开气道;

  3.救护者以两前臂将婴儿固定,翻转呈俯卧位;

  4.用手掌根叩击婴儿背部肩胛骨之间的区域4次;

  5.两手前臂将婴儿固定,翻转为仰卧位;

  6.快速冲击性按压婴儿两乳头连线下一横指处4次;

  7.检查口腔,如有异物,迅速以小指钩出;

  8.若未见阻塞物,重复背部叩击和胸部冲击动作多次,直至梗阻解除;

  9.若患儿意识丧失转为昏迷状态,则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标签:编辑:lsj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