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骨折的正确应对
孩子为什么容易骨折
首要的原因当然是好动、顽皮。男孩发生骨折的概率就要比女孩高。从高处跌落,跌倒翻滚,或撞击,都容易造成外伤、骨折。与成人相比,儿童的骨骼组织有机质和水分多,固体成分少,所以韧性较强,但不够强硬,外力作用下容易骨折。小儿骨折多发生于上肢,其次是下肢,这与跌倒时多用上肢支撑有关。最多见的骨折部位为锁骨、肱骨外科颈、肱骨下端、尺桡骨下段、股骨干、胫腓骨下段等,而骨盆、脊柱、肋骨、掌、跖骨骨折较少见。
骨折的类型
儿童骨折还容易出现三种特殊类型,即青枝骨折,骨膜下骨折和骨骺损伤。
青枝骨折指的是骨折时就像新鲜嫩枝,一侧骨皮质及骨膜断裂另一侧完整形成弯曲畸形。
骨膜下骨折是完全性骨折,但因骨膜厚,骨仍保持完整而无移位。
骨骺损伤长骨两端膨大部分称为骨骺,儿童的四肢长骨干骺端与骨骺之间有一盘状软骨结构,称为骺板。骨骺和骺板都是未成熟的四肢长骨的生长区域,也是儿童骨骼的最薄弱和最易骨折的部位。如果骨骺受损而未得到及时发现和正确有效的处理,极易造成骨折畸形愈合以及日后渐进性生长畸形,形成不可挽回的严重后果。
孩子骨折有哪些表现
假如孩子因户外活动摔伤,引起上肢出现肿胀、活动受限、疼痛等情况,即可能发生了骨折。通常骨折会出现以下表现:
局部肿胀,皮肤变色。
孩子身体局部有疼痛和压痛感,活动后疼痛加重。
如果出现四肢骨折那么骨的连续性会被破坏,正常活动消失,有些会出现反常活动。严重时肢体可出现畸形,如短缩、扭曲、旋转等。 移动受伤部位可听到骨断端有摩擦的声音,当然不要因为检查有没有摩擦音而认为没有骨折。
孩子骨折的现场救护要点
如果孩子受伤怀疑肢体有骨折,首先应尽量不要搬动,减少和避免伤肢活动。
如果是开放性骨折,也就是骨折处同时有皮肤伤口的,有出血的要先进行止血包扎。用洁净的毛巾、手帕覆盖伤处,然后用布条包扎,但不要在伤口处打结,松紧要适度,达到止血目的即可。过紧会压迫血管和神经,影响远端血液循环。大血管出血加压包扎不能止血时,可采用止血带止血,在家中可用布条折叠成条状做止血带。如果是闭合性骨折,急救时不必脱去患肢的衣裤和鞋袜。
对骨折部位要进行固定,固定的目的是防止骨折断端损伤血管、神经和重要器官,减少疼痛便于搬运。可利用各种类型夹板或者支具固定患肢(指),特殊情况时,应根据情况就地取材,利用木板、木棍或者没有受伤一则的肢体来固定。
特别提醒:假如怀疑孩子脊柱受伤,切忌扶患儿行走或将患儿放在软床上,而是应在妥善固定后由专业人员实施搬动。颈部可用硬纸板、衣物等作临时颈托固定,在胸腰部将沙袋、衣物等放置身体两旁,再用布条固定在硬木板上。
儿童骨折治疗和护理要点
找有经验的儿科医师诊治儿童并不只是成人的一个缩影,不能套用成人骨科的观点来处理,儿童在不断地生长发育之中,其解剖结构、生理功能和生物力学性能都在不断变化,与成人的骨骼不同,尤其有儿童的复杂骨折如严重合并伤,往往需要专业的儿童骨科医师来诊治。
并不都是打上石膏就能治愈有些家长知道小儿骨折愈合快,塑型能力强,强烈要求保守治疗,打个石膏了事。确实,大多数儿童骨折经过手法复位后,采用外固定就可以,但不可忽视一些需要及时手术治疗的骨折,如骨骺骨折,关节内骨折等,对这些骨折如果延误了诊断和治疗,则会引起畸形愈合和残疾。治疗方法的选择的决定因素是病情。
一定范围错位可以在愈合过程自行纠正有些孩子骨折固定时还有一些错位没有纠正,家长会很纠结,怕会留下畸形、残疾。事实上由于儿童大多数骨折可以用手法复位的方法来治疗,而且某些情况下,即使骨折复位“效果不佳”遗留有“错位”,儿童可以凭借其强大的塑型能力,在生长发育过程能使一些骨折畸形愈合后自行纠正,对于一些四肢骨干部位的错位可以在1—2年内自动纠正,甚至看不出曾经骨折的痕迹,当然需要在一定的范围内,可根据专业医生的意见。
儿童骨折愈合快无须固定一百天小儿好动,家长担心固定期间患儿多动会导致骨折移位,会要求多固定,事实上,由于儿童的生长旺盛性,对于成人可能2—3月才能愈合的骨折在儿童可能1个月就达到愈合标准了,而且骨愈合的质量优于成人。
儿童骨折不宜随意补钙有人认为骨折了要补钙,骨头汤含钙量高应多吃。但根据医疗经验或实验研究,未发现骨折伤员需要额外补充钙质的证据,尤其骨折早期,受损的骨还会有钙析出,容易有高钙血症,不能补钙。
骨折后饮食建议
骨折早期,因疼痛,有些还会有发热,胃口会受影响,可以吃清淡而营养丰富的食物。据研究,锌、铁、锰等微量元素,有的参与组成人体代谢活动中的酶;有的是合成骨胶原和肌红蛋白的原料。因此,骨折后适当补充,有利于骨折愈合。
动物肝脏、海产品、黄豆、葵花子、蘑菇中含锌较多;动物肝脏、鸡蛋、豆类、绿叶蔬菜、小麦、面包中含铁较多;麦片、芥菜、蛋黄、乳酪中含锰较多,还有西红柿、苋菜、青菜、包菜、萝卜等维生素C含量丰富的蔬菜,这些可以促进骨痂生长和伤口愈合,可适量食用。骨折患者并没有特殊的饮食禁忌,饮食量可随着骨折愈合运动量增加进行调节。骨折后还应当饮水利尿,以防发生尿路感染和尿路结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