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青春期:指导孩子如何拒绝“求爱”
青春期孩子自我意识和性意识双重觉醒,产生异性交往的需求是非常正常的事。当孩子有“异性约会”现象时,也意味着孩子开始长大。这是我们不能回避的,也是必须去接纳的事情。在异性交往方面,其实不仅父母在担心,孩子也会碰到困扰,有青春期自我形象的困扰,学习和交往的平衡,有来自成人的压力,如何在交往中更好地保护自己,还有情感的表达、拒绝、被拒乃至孩子眼中的“失恋”等。面对这些困扰,父母如何指导?

在现场调查和开放性问卷中,询问了父母“当得知有人跟你的孩子表白,你会怎么做”。让我们看一看初中家长的做法:
有人喜欢说明人缘不差,但要以学业为主;现在还小,还不是谈恋爱的时候,可以当好朋友接触;把握住分寸、尺度;会跟孩子谈心,但现在不是谈恋爱的时候,学习更重要;不会干涉他与别人的交往,而是给他讲清楚现阶段我们的主要任务是什么,让他自己理解;我会说,这说明你很棒,非常优秀,但现在你还小,不适合谈恋爱,应该把心放在学习上,让你更优秀,更多人喜欢……
看了这些做法,不知道各位家长有什么感受。如果你是孩子,父母这样来处理,你又会有怎样的感觉?调查时,我也让父母做了换位思考。如果你是初中生,有人跟你表白,你会有怎样的感受,有哪些困扰?让我们再来看一看。
很激动,会有一点点担心;可能感觉很兴奋,手足无措;会很高兴,也会惶恐,困扰是自己觉得肯定还小,也没有心理准备,这个时候的自己还是学生,重点是学习;特别开心,困扰是担心家长会骂自己,这么小年纪不准谈恋爱,也怕别人知道,笑话自己;假如我是男孩儿,首先是开心,其次是为难,再者是担心家长知道,困扰是选择“交往”与“不交往”的摇摆,学校老师、同学、家长的压力;假如我是女孩,有人跟我表白,我内心会激动,高兴,更伴有担忧:同学会怎么看我,老师会不会骂我,以后会不会有更优秀的。
换位后思考,参加现场调查的家长对自己前面的处理就有了反思。很多时候,父母都在要求孩子要这样做、那样做,跟他讲了很多道理,但忘掉了考虑孩子的感受和需要。
父母一定要认识到,对孩子来说,被别人喜欢的感觉是很美好的,他的异性价值感会高。但因为成人世界对“青春期恋爱”的敏感、紧张以及同伴群体的影响,面临“求爱”时,感觉会变得比较复杂。这时,孩子更多的是需要我们成人的帮助,解决困扰,而非一味要求。
当然,涉及敏感话题时,孩子可能并不愿意父母直接来跟他谈。很多时候,有人跟他表白,他也不会告知父母。那么,在生活中,谈论敏感话题,可以运用媒体报纸上的新闻,或者刚刚最近身边发生的事来讨论。但在讨论时,父母的态度很重要。如果父母的态度是开放的,非评判性的,那么,当孩子真的遇到表白,碰到交往困扰时,就会愿意来和父母讨论。和孩子建立开放的通道,让孩子愿意在遇到问题时来和父母讨论,这一点非常重要。接下来,我们将讨论关于“被表白”、“身体接触”两个级别逐级上升的敏感话题。
遇到“被表白”
1.知识层面:懂得每个人都有说“不”的权利
当孩子被表白后,首先,父母要帮助孩子懂得每个人都有说“不”的权利。要让孩子明白选择的权利在自己手中,不要被其他的事物左右。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跟孩子通过交流,让孩子去明白自己的感觉并做出决定。其实,被表白后,孩子会有困扰,包括来自学业的压力,“以后遇到更优秀的”,“那是不是我合适的”等等。可以跟孩子做一些澄清,然后做出决定。接受还是拒绝,这个权利在孩子的手里。
2.技能层面:学会用恰当的方式来说“不”
假如孩子的决定是拒绝,接下来就要和孩子讨论,可以用哪些方式说“不”。讨论出有哪些方式后,更重要的要讨论,这个方式好不好?有初中生收到小纸条,不知道怎么处理,会交给老师,也可能会交给其他同伴。这样就会给对方带来很大的压力。通过讨论,要让孩子掌握2个原则。原则1:不能伤害对方。每个人都有权利来表达他的感情,要尊重对方。当然,孩子有权利接受,也有权利拒绝,但要用合适的方式。原则2: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好的方式,是在不伤害对方的同时,明确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清晰地告诉对方,你的决定是什么,这其实也是对对方的尊重。
3.态度层面:敢于说“不”
当然,还要跟孩子讨论,碰到不理智的求爱时怎么办?有时候,可能对方求爱的方式会困扰到孩子,甚至可能被拒绝后还会不断地来骚扰。在家中通过讨论操练的方式,让孩子尝试并敢于说“不”,明确表达。但是有可能孩子的力量仍然不够时,还可以积极地求助。要让孩子明白:无论发生何种状况,父母永远是他们最有力的支持者!
关于身体接触
关于求爱,刚刚谈的更多的是关于情感的表达,但是也可能会涉及到身体的接触。通过和孩子的讨论,我们要让孩子非常清晰地知道:每个人的身体都是属于自己的,身体以及身体的感觉应该被尊重。当我们有肢体接触时,是需要征得对方同意的,这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关键的一个问题是,平时在家里,很多的方面比如关于房间的进入、QQ的空间等等,父母是不是都有习惯征得孩子的同意呢?孩子是不是有说“不”的权利呢?如果说,在孩子平时的生活中,没有说“不”的权利,他就很难有力量,在遇到让他不舒服的接触时,敢于说“不”。
这种方法也可以在家庭中使用。跟孩子讨论:假如以后面临这样的压力,我们可以怎么做呢?这些练习和讨论对孩子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最终通过练习让孩子明白:你是自己身体的主人,你有权利说“不”。面对“求爱”,不管是关于“被表白”,还是“身体接触”,我们都要帮助孩子:首先,要懂得每个人都有说“不”的权利;第二,要学会用恰当的方式来说“不”;第三,当面临不理智的求爱时,要敢于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