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家风传承:茅盾——勤奋继世,诗书传家

发布时间:2019-10-29 15:42 来源: 《家庭教育》杂志

  家风素描

  茅盾出生之时,经商的祖父和行医的父亲都不会想到,几十年后,沈家这个大家族里将会诞生一个伟大的作家、文学批评家和文艺活动家。

   

  茅盾的祖父沈恩培,字砚根,以经商为生,在观前街上开了一家“泰兴昌”,专售纸张、簿折一类。沈家也称得上是个大家庭。然而沈恩培并不热衷于商业,他乐天逍遥,这种不求名不求利的“自然主义”的文人气质,给了茅盾很大的影响。后来沈恩培把家业传给了茅盾的二叔叔庄。叔庄同样不懂经营,平日只是玩乐,把店全部交给了一位名叫黄苗祥的经理来经营。等到沈恩培过世的时候,“泰兴昌”已经再难开张,不得不盘给这位黄苗祥,名字也改作了“祥兴昌”。这个大家庭的兴盛如昙花一现,等到茅盾读完中学进入大学的时候,家里已经完全窘迫了。

  茅盾的父亲沈永锡,字伯番。伯番在与茅盾的母亲陈爱珠订婚后,就跟着岳父陈我如学医,后来也以行医为生。在茅盾十岁的时候,父亲就病故了。

  茅盾在《我的小传》中写道:“我是一个大家庭中的长房儿子。”看得出茅盾对于自己沈家大家庭一员身份的认同。茅盾诸多市镇工商题材的小说如《子夜》《林家铺子》一类,都是受了家族传统的影响。小说《林家铺子》更是祖父“泰兴昌”产业兴衰的真实写照。

  经商的祖父和行医的父亲带给了茅盾开阔的视野和文儒的气质。茅盾的曾祖沈焕曾考取过清朝的监生,沈家也算得上是书香门第,传统的仁义礼智的儒家精神流传在了这个家族的血液之中,根深蒂固。但茅盾的父亲却是个“维新派”,他虽然只陪伴了茅盾短短十年时间,但这十年的言传身教对于少年茅盾思想的形成可是大有影响。

  家风源流

  茅盾的父亲受新学影响颇深,特别是自然科学和民主思想。父亲尤其喜欢数学,据说曾自学到微积分。在茅盾还未上小学的时候,茅盾的父亲就在家教茅盾一些数学、天文学的知识。然而少年茅盾似乎对此并不感兴趣,在《我的小传》中,茅盾自言“对于算术恰是低能”。虽然少年茅盾觉得数学枯燥乏味,对此并不上心,但父亲的新学思想却潜移默化地影响了茅盾,使他在未来的选择中不断进步。

  茅盾上小学后,开始看一些所谓的“闲书”,大抵是西游水浒之类的旧小说。说来也奇怪,这些小说如今都成了名著,当时人们却偏认为是看不得的“闲书”。好在茅父思想开明,并不禁止,有一次反而拿了一本石印的《后西游记》给茅盾。父亲的这些举动给了童年的茅盾在文学上最初的激励,并影响了他走向文学之路。

  然而父亲去世得早,抚养和教导茅盾的职责就落在了母亲身上。茅盾的母亲陈爱珠是一位知书达理、好学善思的女子,在家中时常看书看报。茅盾的父亲留下一份遗嘱,希望茅盾将来攻读“工艺”,学“实业”。母亲就依照遗嘱,不许茅盾看“闲书”。然而茅盾数学无能,却愈发喜欢文学了。茅母颇有远见卓识,没有逼迫儿子,在儿子攻读北大预科的时候,任由其读了文科。那时候沈家已经衰落,家里人又不支持孩子读书,茅母却一再坚持,通过自己含辛茹苦的劳动和娘家的帮助,让两个儿子一直读到大学。在中国现代文坛上颇有一批文学家是在寡母抚养下成长起来的,比如鲁迅、胡适。他们的成人成才,与这些伟大的母亲是分不开的。

  在这样文明智慧、醇厚儒雅的家风影响下,少年茅盾也一步步地成长了起来。

  家风淳厚

  正如前文所讲到的,茅盾自小就对文学感兴趣,爱读各类书,也喜欢作文,且其少年时期就在书法上展现出了惊人的天赋,他的国文老师赞许他“此子前程,未可限量。”茅盾少年时便胸怀大志,13岁读中学时,他秉承庄子逍遥游的思想境界,在文章中表达自己“志在鸿鹄”。1911年秋,16岁的茅盾转入嘉兴府中学。没过多久,辛亥革命爆发,少年茅盾深受影响,积极地响应革命,宣传革命。但却受到打压,被学校开除,只得转入杭州安定中学。

  茅盾17岁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第一类,攻读文、法、商,1916年毕业后进入商务印书馆工作,自此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茅盾一生笔耕不辍,著作等身,创作了《子夜》、“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林家铺子》等一大批经典的长篇小说,还有《夜读偶记》等优秀的文学评论,成为中国现代文坛不可多得的现实主义巨匠,在文学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茅盾先生晚年也时常写一些回忆录式的随笔,在他的文字里,那个温暖丰富、家风淳厚的大家庭,和那段勤苦却快乐的童年时光被一一再现。

  茅盾先生不仅仅把这种优秀的文学品质局限于自己的家族,而且把它发扬光大,依照他的遗愿所设立的茅盾文学奖,一直在为我们国家评选出一部部优秀的长篇小说。茅盾虽然去世了,但他心怀天下的胸襟与笔耕不辍的勤勉仍然流传了下来,成为我们永远铭记的精神。

标签:编辑:yuans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