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教育:如何有效表扬青春期的孩子

发布时间:2020-10-12 14:47 来源: 《家庭教育》

  青春期的孩子,随着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的不断增强,与父母的依赖情感和沟通方式也在改变,尤其是对于评价色彩浓烈的表扬,反应会更加明显。他们不会像小时候那样,一听到表扬就满心欢喜、备受鼓舞。很多时候,家长不恰当的表扬恰恰成为亲子冲突的导火线。

  尽管如此,有效的表扬依然是一种健康向上、催人奋进的积极力量。尤其是青春期孩子的可塑性强,更需要家长正确的引导和激励。因而家长要了解孩子的发展阶段特点,在教育方式上做相应的调整,学会对孩子进行恰当的表扬,从而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和亲子关系的良性发展。

   

  首先,要真诚用心地表扬,拒绝取悦奉承。

  许多青春期孩子的家长都有这样的体验:好好在交流,孩子可能会突然变脸;明明想表扬,孩子却不领情。这让很多家长非常苦恼,对亲子沟通也存有畏难情绪,加上心疼孩子学习压力大,所以不惜使用“好言好语”和“夸张表情”来讨好孩子。但事实上,家长的这份“好心”并不会取得好的效果,当孩子觉察到家长的表扬有丝毫不真诚时,便会出现负面的心理反应。有的孩子会认为“我并没有你说的那么好,不需要这么夸张”“你表扬我是不是接下来对我有什么要求,奉承不会让你得逞的”“是不是我做得不够好,需要额外的表扬来鼓励”;甚至有专家惊奇地发现,十几岁的孩子竟然认为,得到表扬不是什么好事,还不如被批评。孩子产生这样的想法,主要是源于青春期的叛逆意识,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想与家长发表不同看法;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家长的表扬不够真诚,没能真正走进孩子的心里,反而让他们的自尊心受挫。

  真诚的表扬如清水芙蓉,简单自然,也更易为青春期的孩子接受。所以家长一定要真诚用心地表扬孩子,千万不要为讨好孩子而言不由衷,更不要表情丰富、言辞夸张地赞美。要知道,7岁以上的孩子完全可以像成人一样辨别真伪,而且一旦孩子认为表扬很假,那么他们不仅会不相信虚假的表扬,甚至也怀疑那些真诚的表扬,这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

  其次,要具体明确地表扬,避免笼统模糊。

  有家长在表扬孩子时总是喜欢使用一些笼统模糊的言辞,如“你真棒”“你真能干”“你总是这么好”……实际上这类缺乏具体内容的表扬很难有鼓励性和影响力。而有的家长能就事论事,会琢磨具体原因,如“你这几天坚持早读,口语听起来顺溜多了”“你最近在科学课的答题上很规范,准确率也很高”“这段时间你常常和妈妈一起准备晚餐,我轻松多了,你的炒菜技术有长进”……这类指向明确的表扬,聚焦在孩子的努力和具体过程上,更利于他们清楚地获取努力的方向和养成良好的品质。

  笼统的表扬常常会指向品性的评价,而直接表扬品性,就像直射的阳光,会让人不舒服,并且看不清方向。对于一个青春期的孩子来说,听到别人说自己很棒、了不起、慷慨、谦逊,常会觉得很尴尬,会不自觉地否认这些说法。如听到家长说“很了不起”,就会觉得自己其实“也就那样”;听到家长说“很慷慨”,就会觉得自己“又不是圣人”……这些否定的推论恰恰对他们形成健康人格起到了反作用。而描述性的认可(与评价性的表扬相对)是清晰地描述出孩子做的具体事件和家长的具体感受,而有关人品和性格的总体结论要孩子自己去获得,这样在不断推论的过程中提升自信和能力,形成良好的品格。

  再次,要适度理性地表扬,切忌频繁失实。

  很多家长在表扬自己的孩子时,常常会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导致评价尺度偏离。如有的家长主观地认为,自己孩子的素质比别的孩子好,更有灵性,所以经常会夸孩子“聪明”“有天赋”“是块料”;也有的家长一味重视赏识教育,对孩子进行频繁的表扬。然而事与愿违,在过度表扬下成长的孩子并不能取得积极的发展。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他们需要更多的自我空间,不希望自己的大事小事甚至是举手投足都在家长的评价范围内,因而对过度表扬还会产生反感甚至愤怒等情绪。

  因而,家长应该客观理性地了解自己的孩子,努力避免主观色彩很浓的表扬,尤其不要对孩子进行终身性评价的吹捧;家长应该准确把握好表扬的时机和频率,不要不分场合地对孩子进行频繁表扬;只有立足孩子实际情况,切合时宜地进行适度表扬,才能真正起到鼓励和引导孩子的作用。

  最后,要形式多样地表扬,避免单一贫乏。

  日常生活中,一般用得最多的自然是语言表扬,但很多家长的表扬语言会比较单调贫乏,大都是一些陈旧老套的词语,如“很好”“不错”“聪明”“能干”等,这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且不说表扬是否正确合适,听得多了,他们心里也会产生“唠叨”之感,或者会觉得“幼稚”甚至“难为情”。家长应多了解孩子喜欢的语言体系,用简单自然而又不失新意的言辞表扬孩子,往往能起到出乎意料的鼓励效果。可以使用幽默语言进行鼓励,如电视剧《小欢喜》中方一凡的父亲方圆就善于运用幽默的语言鼓励孩子;还可以偶尔使用孩子平时喜欢的语言进行表扬,如“厉害了word(谐音‘我的’)哥”“奶思(nice,意为‘好’)”等。

  除了语言表扬,家长还可运用肢体语言和表情语言,如一个温暖的拥抱、一个赞许的眼光、一个惊喜的表情、一个微笑、一次点头或是举起大拇指……这些真诚的非语言表扬,有时候更容易为青春期的孩子所接受,也更能打动孩子的心,起到“无声胜有声”的积极效果。

标签:编辑:lsj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