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以绿水青山之名丨发现者·甄莹:以演化重新理解生命

发布时间:2025-09-17 10:41 来源:

甄莹接受采访

甄莹接受采访

近年来,浙江各地闪烁的萤火虫频频登上新闻,而且是“打卡发朋友圈”的流量热点,似乎可以算是“题无剩义”,但浙江学习平台的采访团队依然感到其中“大有文章”。

对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甄莹的拜访,果然收获颇丰,甚至可以说是对记者本人生命科学认知的一次重构。

走进甄莹的办公室,摆放在桌上一盒各种各样的萤火虫标本立即吸引了记者的注意力。这样的陈设颇具“博物学家”的风格,但甄莹说,自己更愿意被人称之为“演化生物学家”。

虽然常人眼中科学家常被看作“学霸”,但甄莹却觉得,自己实际上受益于各种历史性的科学变革。2000年,当时正在北京大学求学的甄莹获悉了一个震动全球的消息: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向世界公布。

“当时就有科学家预言,生命科学即将进入一个全新时代,而21世纪以来生命科学的发展进程也有力证明了这一论断。”甄莹告诉记者,在博士后的研究工作中,她就对多种食草性昆虫对强心苷毒素耐受性的遗传机制展开研究,可以说与今天的研究工作保持着关联和延续性。时至今日,演化生物学、分子生物学以及遗传学、分类学的研究工作已经深度融合,研究技术手段不断创新,研究数据也在爆炸性增长,碧湖峨眉萤的发现无疑就是鲜明例证。

甄莹为学生讲授演化生物学课程

甄莹为学生讲授演化生物学课程

“对于珍贵物种及其生境的保护,需要强有力的科学研究支持。”甄莹认为,近年来,基因组大数据的迅速发展和普及,给传统的演化学和生态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物种多样性”是生命科学研究和自然环境保护的永恒命题,而对其背后遗传学、演化学机制的探索,正在重塑着全球科学界对物种多样性的认识,也将是我国未来生态文明建设不可回避的科学研究使命。

在甄莹看来,生命科学的研究,需要勇于对像萤火虫发光这样人们习以为常的生命现象提出“为什么”,才能更加清晰地阐释生命的实质意义。

甄莹(右)正在指导团队成员进行试验

甄莹(右)正在指导团队成员进行试验

在许多自然科学纪录片中,分布于热带的神奇动植物令人印象深刻。物种多样性在热带最为丰富,随纬度升高而降低,是十分明显的全球生物多样性格局。这种格局的形成机制,是生态学与演化生物学长期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也吸引了甄莹的研究兴趣。据介绍,甄莹团队通过整合分析脊椎动物大量基因组数据,系统检验了此前相关假说的预测,为探索生物多样性分布规律的形成机制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现在,甄莹团队已经聚集起以90后、00后为中坚的年轻力量,他们专长领域和研究兴趣多样化,也带来了更具创造性的团队活力。甄莹希望,这些年轻的“未来科学家”都能找到自己热爱的研究方向,并为之矢志努力。


标签:编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