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光”里的龙观
美丽风景变身美丽经济。宁波市海曙区龙观乡,依偎在四明山的臂弯。曾经,满目葱茏是它唯一的衣裳,山民守着绿水青山,却难觅富庶的门窗。如今,屋顶连片的“光伏蓝海”源源生金,“花间精灵”蜜蜂酿造生态财富,龙观人用“蜂”与“光”的和谐交响,谱写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篇章。
【蜜蜂声音+现场音】正午的阳光透过龙观乡大庄村层层叠叠的绿荫,61岁的蜂农何松才,躬着腰,小心翼翼地揭开一个古朴的水泥蜂箱盖,低沉的“嗡嗡嗡”声随之而来。无数金褐色的小蜜蜂在箱口盘旋、涌动,空气中弥漫着蜂蜜、花粉与草木混合的独特香气。【现场声音:养蜜蜂的人很爱好蜜蜂的,不要给它搞痛了,它就会不会蛰你……】
【混音:】17岁就开始养蜂的何松才,听声音就能知道蜜蜂的状态如何的。一只只嗡嗡的小蜜蜂都是他的大宝贝。【录音:现在我们山里人都是以农业为主的,蜜蜂养起来搞一点副业。像去年我有七八百斤的蜂蜜,挺不错了。算算100块钱一斤的话,也有七八万了。】
同样看中份笔宝贵财富还有张海红团队。张海红在考察不少地方后,在龙观山上住下了,发展中蜂产业。沿着龙观乡外牌楼水库旁的小路拾级而上,就能看到宁波市四明山中华蜜蜂保种场。【录音:我们是2021年来到这边龙观的,考察的时候,我们首选一个就是说蜜源植物的多样性,就能保证蜜蜂的一年四季能够采到蜜,能够有粮食。所以后来我们就在2021年的时候,先用了50箱的蜜蜂来做了一个测试,后来发现这边远远不止50箱,所以我们就深耕在这边了。】
依托“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张海红和龙观乡附近的几个村都签订了蜂产业合作协议,带动农户发展四明山中蜂养殖。【录音:那我们整个养(蜂)是跟农户合作的。我们的蜂放在农户的场地里,然后我们跟他一起合作的一个模式:他们提供场地,我们提供技术,然后采出来的蜜是他们的蜜蜂是我们的,我们负责帮他们管理。但是我们蜜蜂它还是最终还是要看我们的生态。如果没有好的生态,那这些前面的计划也都是零。】
距离蜂场不远的李岙村,青山环抱,村居整洁。300多户居民住房屋顶上铺设的光伏电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这里的“全国首个光伏村”名号早已声名远播。李岙村光伏项目由国网宁波供电公司联合当地政府、光伏企业合作建设,村民每年有一定的免费用电额度,每年售电还可为村集体增收。当地村民洪师傅告诉记者,他的房子刚建好,屋顶就铺上了光伏电板。【录音:光伏发电不是每家每户都有的,每户补贴320元(一年)样子可能。我家房子建好已经有4-5年了。】
光伏企业宁波光年淞盛能源集团副总经理姜春香介绍,他们要用屋顶光伏板把阳光变成真金白银。【录音:每年通过这个项目,我们这个村就可以有50万左右的这样一个收益。那这些收益呢,村里也是成立了一个阳光账户,给每家每户去分享。同时呢,就是多出来的钱,村里用于公共福利的提升。比如说,我们村里有小朋友考上大学啦,老人过生日啊,包括我们有新人就是结婚啊,都会送上一个美好祝福,我们有一个阳光账户的一个红包。】
龙观乡的探索,成功解锁了“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密码,将生态的“高颜值”转化为发展的“高价值”。龙观乡副乡长徐鑫介绍,近年来,龙观乡党委政府按照绿色经济发展定位,不断将保护绿叶子与装满钱袋子相平衡,培育了生物多样性+现代农业、旅游研学、零碳经济在内绿色经济体系。【录音:我们龙观乡以生物多样性为金字招牌做了一系列的有益的探索。既平衡好我们的生态保护,也是用生态来赋能我们的区域经济的发展。我们利用青山绿水资源也打造了一系列的业态矩阵。比如说我们的漂流、溯溪、徒步、研学等等业态。用这些业态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的文旅活动,就2024年来说的话,我们带动周边农家乐接待游客超过28万人次,营收超过1200万,增长的幅度20%左右。】
如今,龙观乡的山水间,“蜂鸣”与“流光”相映成趣,一幅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画卷正徐徐铺开。这条从“绿水青山”通向“金山银山”的道路,越走越宽阔,越走越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