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应对孩子的任性行为
提示:处理任性行为的无效招数
无效招数1:低声恳求
妈妈见芳芳执意不肯走,只好堆上一脸的笑,向女儿恳求:“宝贝,求求你了,快跟妈妈回家吧,已经6点了,天都黑了,再不回家,爸爸回来没饭吃了。”
不良后果:轻易放弃父母的威信,这样容易使孩子觉得自己是有主宰力的一方,连父母都要看自己的脸色行事,从此会更无法无天。
无效招数2:言语威胁
妈妈咬牙切齿地说:“你到底走不走?如果现在不走,今晚你就不要回家了!就睡这儿吧!妈妈走了。”
不良后果:威胁的话一开始会让孩子感到沮丧和害怕,但如果反复使用这种手段,孩子就不怕了,因为她知道父母只是“纸老虎”,嘴上说说,不会真的这样做。从此,她就会更无视父母的要求和指令了。
无效招数3:财物贿赂
妈妈见硬的不行,就来软的:“如果你现在肯乖乖地跟妈妈回家,妈妈明天就买一个芭比娃娃送给你,就是你上次在百货大楼看中的那个哦。”
不良后果:如果大人信守诺言,孩子知道她一发脾气,就能得到好处,于是学会更加频繁地用这样的手段来要挟大人,从而得到她想要的东西。反之,如果大人只是说说而已,孩子有了受骗感,会更加大发雷霆,父母逐渐丧失威信。
无效招数4:打骂体罚。
妈妈气恨恨地冲芳芳大声嚷嚷:“回到家,看我怎么收拾你!”到家后,妈妈把她关在房间里,不准吃饭,让她站着面壁思过半小时,谁求情都没用。
不良后果:体罚造成的身体疲劳,会加剧孩子的不良情绪,令孩子更容易发怒。如果因为体罚而引起孩子身体不适或者生病,则更加影响孩子的自控能力,让父母后悔莫及。
无效招数5:后悔自责
妈妈后悔地说:“唉,早知道就不带你来公园玩了,玩起来这么没分寸,以后再也不带你出来了!”
不良后果:会伤害到孩子的自尊心,为了抓住每一次好不容易出来玩的机会,孩子会更加拖拖拉拉,不愿意回去。
无效招数6:迁就满足
妈妈终于乖乖地向芳芳投降,一边焦急地看着手表,一边无奈地让芳芳在公园里继续玩……
不良后果:孩子一哭闹,天大的事情都会答应下来,这样容易使孩子认为,他想要什么,只要不停地吵闹,大人就会投降。这会让她更加肆无忌惮地“发挥”坏脾气。
应对:纠正任性行为的基本法则
蹲下来,站在孩子高度看问题。
妈妈经验谈
一个双休日,我领着女儿逛商店。我兴致正高时,女儿却莫名其妙发起脾气来,怎么哄都不管用。没办法,只好抱起她往外走。就在蹲下去的瞬间,我突然发现:从孩子的视线看去,眼前不是色彩斑斓的商品,而是晃来晃去的人腿!怪不得孩子发脾气,原来和我感觉不一样。(小茜妈妈)
专家点评
当孩子突然乱发脾气时,一定要把自己放在孩子的位置上,看其行为是否可以理解。父母有时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武断地认为孩子的要求不合理。
2.以合理的方式及时满足孩子合理的需要。
妈妈经验谈
有一天,西西从幼儿园回来,闹着要我给他讲故事,我忙着手上的活没理他,他就哭起来,怎么哄也哄不住,最后还是给他讲了个故事才作罢。静下来想想:孩子一天没见到妈妈了,我为什么就舍不得花点时间来满足他的合理要求而要等他发脾气呢?后来,实在太忙的
时候,我就不等孩子提出要求,先向他道歉。这样,孩子觉得受到了尊重,很少再跟我犯拧。(西西妈)
专家点评
以合理的方式及时满足孩子合理的需要可以有效地防止孩子的任性。满足不了也可以在孩子之前先行请求体谅。最愚蠢的做法就是,等孩子任性发脾气了再来答应孩子的要求。
3.无理行为,决不迁就。
妈妈经验谈
有一次就要吃晚饭了,儿子非要吃肯德基炸鸡翅,我拒绝了他,他就大声哭闹起来。我使个眼色给丈夫,我们先后走进里屋,把他一个人留在客厅。开始,他仍然大声哭喊,过了一阵,哭声低了下来,又过了一会儿,听不见声音了。我们出来一看,他正在玩积木呢!后来,每当他任性哭闹时,我们照旧做自己的事,不理他,闹了几次后,就很少出现这种行为了。
专家点评:
孩子出现任性行为时必须狠下心宋,一次也不能迁就,一旦给了孩子用任性来要挟父母的成功体验,以后就麻烦了。不要理会孩子哭闹时所说的话或所做的事,让他明白,叫喊没有用,只有好好说话,你才会注意听。
4.多创造群体活动机会。
妈妈经验谈
六一节,孩子爸给他买了个超人玩具。邻居小朋友很羡慕,想和他一起玩,儿子却傲慢地拒绝了,还和我大闹起来。这时,几个小朋友拿着自己的玩具玩起了集体游戏,说说笑笑地很开心。很快,儿子不闹不吵了,静静地看着他们,最后不得不“求和”,和大家交换玩具一起玩。此后,我经常给孩子创造一些集体活动的机会,孩子独霸玩具的任性行为越来越少了。(张辰韬妈妈)
专家点评
让孩子和同伴一起玩耍,是预防因自我中心而导致任性的一个好方法。比如平时经常请邻居的小朋友到家里;适时地放孩子出去找伙伴;多带孩子走亲访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