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成出席全省党建引领“巾帼共富工坊”建设现场推进活动
11月7日,由浙江省妇联、浙江省农业农村厅联合主办的全省党建引领“巾帼共富工坊”建设现场推进活动在绍兴嵊州举办。省委副书记王成出席活动,并启动全省党建引领巾帼“共富工坊+共富市集+共富庭院”百千万行动。绍兴市委书记施惠芳致辞。省妇联党组书记、主席吴红梅介绍巾帼共富工坊建设情况并部署下一步工作。省委副秘书长陈可标,绍兴市委副书记王涛,省委组织部副部长俞佩芬,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吴新民,省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沈素芹等参加活动。
王成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坚持以“千万工程”牵引城乡融合发展缩小“三大差距”,统筹推进强城、兴村、融合,深入推进“巾帼共富工坊”建设,进一步促进美丽生态、美丽经济、美好生活有机融合,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取得决定性进展。

活动现场,王成宣布全省党建引领巾帼“共富工坊+共富市集+共富庭院”百千万行动启动。他指出,妇女能顶“半边天”,是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力量。要深化“巾帼共富工坊”标准化、专业化、品牌化建设,健全产业联动、龙头带动、能人撬动等发展模式,推动工坊由单一加工向多元业态转型,持续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让妇女群众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各级妇联组织要发挥独特作用,推动各地结合片区组团和乡村运营,因地制宜探索“强村公司+工坊+庭院+市集”整体运营模式,打通生产、体验、销售全链条,拓宽妇女创业就业渠道,努力实现“人人有事做、家家有收入”。
吴红梅介绍,巾帼共富工坊建设作为深化“千万工程”、缩小“三大差距”的重要载体,全省已建成4174家,累计带动13.6万妇女就业,帮助1.57万低收入群体实现家门口增收。省妇联强化党建统领,将工坊建设纳入县域发展轴体系,探索片区联动、产业链接等多元发展模式;强化政策支持,累计投入资金4957万元,优先支持山区海岛县,推动资源要素向薄弱地区集聚;强化平台聚力,建立60个市县服务中心,开展“一站式”赋能服务,其中省级中心已累计发放加工费27.25亿元。下一步,将以党建引领巾帼共富工坊为牵引,强化组织融合、空间融合、模式融合、活动融合,统筹推进百家省级示范巾帼共富工坊、千场“妈妈的味道”共富市集活动、万个共富庭院建设,打造带动妇女增收的就业之坊、幸福之坊、民生之坊,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嵊州市介绍了聚“坊集院”之力,起小吃“土特产富”链之势的经验做法。
活动现场,巾帼共富工坊AI主理人正式发布了浙江省党建引领“巾帼共富工坊”最佳实践案例。此次发布的12个案例,集中展现了浙江在巾帼共富工坊建设中的多元发展路径,包括健全产业联动、龙头带动、能人撬动等发展模式。

活动现场还举行了巾帼共富合作协议项目签约仪式。浙江省妇联与浙江农村商业联合银行签署了“巾帼共富工坊”赋能服务战略合作协议,未来5年内,浙江农商联合银行为“巾帼共富工坊”“妈妈的味道”市场主体提供不低于500亿元的授信额度,贷款利率予以相应优惠。

上海尊之越商贸有限公司与绍兴各区县共富发展轴妇联代表签订了品牌赋能项目合作协议,上海知吃食品有限公司、浙江包行食品有限公司达成了产销渠道合作,亮剑互娱(嘉兴)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与“秀星播”巾帼共富工坊建立了电商直播孵化合作关系,义乌市腾亿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与武义县巾帼共富工坊服务中心签订了长期订单合作协议。这些合作项目的落地,将为进一步打通巾帼共富工坊发展的堵点难点提供有力支撑,推动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发展新格局。




围绕推进党建引领“巾帼共富工坊”标准化、专业化、品牌化建设,宁波“三关六码头”公司+工坊联合体、义乌大陈巾帼女红馆工坊、安吉青来集人才社区共富工坊联盟、泰顺县栀子花巾帼共富工坊分别作了分享交流。

本次活动旨在贯彻落实省委关于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工作要求,聚焦“县城—中心镇—重点村”发展轴建设,聚力乡村片区组团发展,通过总结交流典型经验,推进党建引领“巾帼共富工坊”标准化、专业化、品牌化建设。省委组织部、省妇联、省农业农村厅、省商务厅、省文旅厅、省工商联等单位,各设区市妇联、山区海岛县妇联,绍兴市及所辖县(市、区)党委组织部负责人以及巾帼共富工坊代表等120人参加活动。






活动开始前,代表们参观了长乐镇小昆村及嵊州市小吃共富产业园,实地感受嵊州在巾帼共富工坊建设方面的创新实践和丰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