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孩子做了好事该怎么夸?六大技巧教你,如何科学地表扬你的孩子!

发布时间:2018-01-19 10:15 来源: 浙江家庭教育

  经常得到父母和老师表扬的孩子自我价值感强,对自己更有信心,能以更高的热情去接受新事物。适时、恰当的赞扬赏识,能使孩子心情愉悦,让他们觉得你值得信赖。正确的表扬方式,对成长中的孩子来说至关重要。

  (一)每一次进步都给予表扬

  爸爸带着贝贝学溜冰。

  一开始,爸爸教贝贝试着在冰上走,贝贝有些害怕,他拉着爸爸的手在冰上一步一步小心地挪,爸爸高兴地说:

  “贝贝表现真不错,试着自己一个人走走看。”

  贝贝听了爸爸的话开始有信心了,尝试一个人在冰上行走。

  这时,爸爸又鼓励他:

  “贝贝真能干,现在走得挺不错了,下面我们试着滑起来,脚站成外八字,一只脚滑,另一只抬起……”爸爸做着示范动作,贝贝继续尝试。

  爸爸看着贝贝,说:

  “对,就这样,你做得很好,现在已经越来越有溜冰的感觉了!”

  就这样,在爸爸的指导和鼓励下,贝贝很快就学会了溜冰。

  故事解读

  这个小故事里贝贝成功学习溜冰的经历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爸爸对他的鼓励,而且是不断地鼓励。

  这位爸爸对孩子在溜冰这一过程中所取得的每一点进步都给予了及时的鼓励和赞赏,增加了孩子的勇气和自信,对孩子的赏识又促使孩子下一次的进步,从而良性循环,孩子变得越来越好。

  教子方略

  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尽量做到对孩子的每一次进步都给予鼓励。父母应给予孩子周期性表扬。想要塑造好孩子的形象,一次表扬往往是不能达到目的的,需要根据孩子的行为表现,在塑造过程中,适时多次地进行表扬鼓励。

   (二)表扬要注意突出细节

  毕加索小时候经常搞不懂诸如“二加一等于几”的问题,同学们都取笑他,就连老师也认为他智力低下,没法教。

  毕加索的父亲却始终坚定不移地相信,儿子虽然读书不行,但却很有绘画天赋。他对儿子说:

  “不会算术,并不代表你一无是处,你依然是一个绘画天才。”

  小毕加索看着父亲坚毅的面孔,找回了自信。有了父亲的支持,他在绘画的天地里找到了快乐,并成为一代绘画大师。

  故事解读

  这个故事中,毕加索的父亲发现了毕加索的天赋,让孩子知道了自己该朝什么方向努力,鼓励孩子发挥自己的特长,扬长避短,树立孩子的自信,为孩子指了一条通向成功的道路。毕加索父亲具体赞赏孩子有绘画天赋比单纯笼统赞赏孩子“你挺不错”之类的话对孩子要有帮助的多。

  教子方略

  父母要对孩子们的行为尽可能深入地了解,表扬一定要有针对性,让孩子知道具体“好”在哪里,最好涉及细节,而不只是泛泛而谈。

  例如:当孩子得意地把父母叫到桌边,展示他花了一下午时间完成的拼图游戏时,如果你只是赞叹:“你拼得不错!”这并不是孩子最需要的表扬。他需要你说出“这两片这么相像,区分出来一定花了很长时间”之类的话。

  哪怕只是稍微具体一些:“你真是完成了一项复杂的工程啊,每个小卡片都找到了正确的位置。”也比“真不错”三个字让他觉得受用,否则他会觉得你完全不了解其中的难度,或者根本就是在敷衍他。

  (三)及时表扬效果好!

  美国名人拿破仑·希尔小时候被认为是一个坏孩子。在这种情况下,拿破仑·希尔破罐子破摔,一心想表现得比别人形容得更坏。

  他的母亲去世后,一位新母亲走进了他的家庭。继母发现了拿破仑·希尔人性中的优点后,及时给予了他赏识和鼓励。

  从那刻起,拿破仑·希尔开始改正自己的缺点,并发奋学习。

  故事解读

  故事中正因为拿破仑·希尔的继母及时给了拿破仑鼓励和赞赏,才有了后来成功的他。当孩子遇到困难、失败时,当孩子缺乏信心时,父母要给予宽容和鼓励,要帮孩子找出失败的原因,让他们重新树立信心。

  教子方略

  表扬孩子必须注意时效性。例如孩子主动扫地了,父母们要及时肯定。孩子对发生的事情很容易忘记,父母及时地表扬,有助于孩子对良好行为形成印象深刻的认知,从而及时内化表扬的内容。

  (四)表扬不可过多过高。

  星星把老师布置的十以内加减法的几道题都做对了,妈妈知道以后说:“星星真是个聪明孩子,将来准能考上清华。”

  故事解读

  父母对孩子的表扬不可过多过高。任何时候如果因为一点小事就把孩子奉若天才,你将会从三个方面伤害到孩子。

  第一是妨碍了孩子对自己能力的客观认识,导致他长期高估自己;

  第二是孩子会像上瘾了一样渴求赞美,并且非常看重来自外界的承认;

  最后一点是,很多研究都表明,夸张的表扬会降低孩子的耐性、宽容程度以及应对挑战和竞争的能力。

  如果父母对孩子过分赞美,特别针对生活中的一点小事,孩子就可能开始习惯于期待对他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大肆赞美。最终孩子在试图做每件事情的同时,期待的可能不再是内在的满足,而是表面上的赞美,他本人的成就感也就变得不那么重要了。他可能会想:“我要试着把鞋穿上,因为妈妈认为那样非常了不起。”

  教子方略

  称赞孩子是件好事,但要适度给予赞美,要留有余地,不能过分夸张地表扬孩子。否则,一时信口开河的敷衍式表扬会使孩子质疑父母对自己表扬态度的真实性。

  家长在表扬孩子时要“就事论事”、“对事不对人”,只对孩子所做的某一件事情进行评价,不要以某一件事情的结果作为对“整个人”的评价。

  (五)金钱奖励必须把握好方式!

  涛涛在家有时会帮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做完以后,爸爸妈妈会给他一些零用钱作为奖励。有一次,妈妈对涛涛说,“宝宝累了,帮妈妈捶捶背好吗?”涛涛说:“先给钱我再给你捶。”妈妈说:“今天我钱包里没有零钱,等爸爸回来给你吧。”谁知涛涛却说:“那可不行,等拿了钱我再帮你捶背。”这可把涛涛妈妈气坏了。

  故事解读

  故事里涛涛的言行不当,主要原因还是出在孩子父母身上,是他们对孩子使用了不恰当的奖励手段。这个故事告诫父母,在对孩子进行金钱奖励时一定要把握好方式和分寸。一般来说,金钱奖励的方式要慎用。

  教子方略

  何时应采用物质奖励呢?家长最好等孩子自己提出要求之后,共同商量并明确指出孩子必须通过哪些方面的努力,才能得到这份礼物。对习惯养成、学习表现等长期行为的奖励,可以使用“代币制”。

  爸爸妈妈在纸上画好方格,与孩子达成协议,每次表现良好,就画上红圈或往上升一级,每次表现不好,就画上蓝圈或往下降一级。一个月或几个月下来,红圈达到一定数量或上升到一定级数,就可以实现孩子的愿望。

  (六)表扬不应停留在口头!

  5岁的扬扬得了班里朗诵比赛的第一名。妈妈坐在看台上,微笑地向扬扬投去了赞许的目光。扬扬走下台走向妈妈时,妈妈立刻给了她一个温暖的拥抱,告诉他:“扬扬今天的表现真好!”

  故事解读

  父母要采取合适的表扬方式,真心表扬自己的孩子,而不是仅浮于表面、流于形式,将赞赏只停留在口头上。有时无声的赞美力量更强大也更合适,比如,一个拥抱、一个微笑或一个会意的眼神,都可以传达你对孩子的赞许和爱意。

  教子方略

  利用“小目标奖励法”改变孩子不良生活习惯。让孩子知道,他做到什么,就可得到相应回报,可以把计划大致告诉孩子,让他自己选择奖励物。

标签:编辑:leeli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