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妇建联建实践案例及“十佳”新领域妇联工作创新案例
发布时间:2025-04-08 16:49
来源:
2024年度全省“十佳”新领域妇联工作创新案例展示
(点击案例标题查看)
杭州市西湖区妇联从“全域友好”切口入手,整合资源、先行实践,精心织密组织网、服务网、关爱网“三张网络”,推动新就业群体创新型妇女组织建设,实现组织全覆盖,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凝聚新力量。宁波:多维聚焦推动巾帼家政提质扩容
家政行业是促消费、稳就业、惠民生的重要领域,关乎千家万户的幸福生活。宁波市妇联高度重视巾帼家政提质扩容,强化与市商务局等部门协同联动,推进市县两级家政行业妇联全覆盖,聚力推动家政服务与妇女工作互融互促,努力办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爱心工程”,为巾帼家政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温州市鹿城区网络直播行业妇联成立于2023年4月,依托国内第一家官方授权的鞋靴垂类抖音电商直播基地——温州市抖音电商直播基地建立,融合妇联组织优势和“互联”行业优势,以“组织赋能+关爱服务+培训助力”的模式带动更多女性参与“云经济”、绽放“她活力”。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政服务业的重要指示,安吉县妇联于2020年11月成立安吉县家政行业区域化妇联。安吉县家政行业区域化妇联涵盖3个街道,覆盖28家单位、2800余名从业人员,是浙江省第一个家政行业妇联。其中5人为基层乡镇(街道)妇联执委,1人被选为县党代表。先后荣获市级“优秀妇联组织”、县级三八红旗集体等称号。海宁爱心联盟是一家联盟型志愿服务组织,目前有成员单位150多家、巾帼志愿者1.1万多人,已培育孵化社会组织43家。近年来,爱心联盟妇联发挥成员单位数量多、专业强、资源足等优势,围绕妇女儿童和家庭所需,建立“三呼三应一家亲”基层治理模式,积极打造具有潮城辨识度和显示度的“三新”领域妇联工作品牌。
绍兴市柯桥区作为亚洲最大的纺织品集散中心,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纺织企业,成为“万商云集之地”。为凝聚和服务异地创业女性,2011年,柯桥区成立总商会妇联,并相继成立各地商会妇委会20家。安徽商会妇委会作为其中的佼佼者,在服务经济发展、参与社会治理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花园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81年,是一家以高科技产业为主导,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相配套发展的国际化高科技集团企业,现有女职工2243人,占比44.5%。集团妇联成立于1999年10月,由东阳市第十六届人大代表、集团总裁助理陈芊妤担任妇联主席。集团妇联以实现高质量共同富裕为抓手,聚焦产业平台赋能,聚焦岗位建功成才,聚焦美丽乡村建设,引领企业女职工建功立业,并带动周边村镇妇女创业创新,助力高质量共同富裕。江山市女企业家协会成立于2007年,现有会员118名。2023年,协会在江山市妇联指导下,成立了妇联组织。协会妇联成立后,立足“企”字群体,突出“创”字特色,激发“她”字力量,不断织密组织纽带、营商纽带、公益纽带,实现对创业女性联系更紧密、引领更有力、服务更有效的目的。舟山普陀湾众创码头是舟山市唯一一家国家级的创业孵化示范基地,聚焦科创、文旅、乡村振兴等产业,形成了以本岛2个园区为重点,7个海岛乡创基地为外延的没有围墙的海岛创业发展格局。2017年园区妇联建立以来,依托“1条党建主线、3个活动载体、4个服务样板、7个创业基地”,聚焦女性创业服务,全力打造没有围墙的海岛女性创业园。临海市妇联以“项目+”为抓手,不断挖掘女性社会组织的内在潜力与独特优势,促进女性社会组织妇联特色履职,工作方式由“活动主导型”向“项目驱动型”转变,激活人才叠加效应,更好满足妇女儿童及广大家庭的多元化需求。
2024年度全省“十大”妇建联建实践案例展示
(点击案例标题查看)
杭州市上城区南星街道妇联秉持“妇建联建育新苗”工作理念,聚焦赋能服务新就业群体子女,以“机制共建、资源共享、服务共办”为主线,创新建立南星“1+8+N”妇建联盟,针对辖区新就业群体家庭高频需求,多措并举助力该群体子女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宁波:“桃食惠”村社企校一体共建模式
宁波市奉化区妇联以党建联建为统领,组织共建为抓手,立足“助农共富”目标,在水蜜桃主产区萧王庙街道成立“桃食惠”巾帼公益服务中心。坚持“搭建共事一平台、汇聚共创一群人、助力共富一件事”思路,通过组织共建、队伍共育、资源共享、项目共抓等途径,构建起一体共建新模式,助力妇女就业增收和农村产业发展。
近年来,温州市瓯海区妇联聚焦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联合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着力推进校地合作共建。校地妇联双方打通合作需求端、资源端,围绕家庭教教家风建设,积极探索新时代校地合作共建新模式。德清县妇联充分发挥“联”字作用,依托浙江工业大学人才密集优势,双方签订《浙江工业大学妇联 德清县妇联全面合作协议》。校地双方坚持资源共享、课题共商、发展共谋、品牌共创,围绕科技领域、教育培训、女大学生培养、社会治理等多层面开展合作,积极促成成果转化落地,有效实现校地“双向奔赴”、互利共赢。海盐是核电之城,核电关联产业作为重要的能源领域,对高技能人才有着持续的需求,而女性人才在核电关联产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23年11月,海盐县核电关联产业妇建联盟在中国核电科技馆成立,成为该地区新领域中高技能女性人才贡献巾帼智慧的重要平台。
绍兴市柯桥区拥有亚洲最大的轻纺专业市场——中国轻纺城,共有市场经营户3.8万余户,其中70%以上为女性,柯桥区妇联以“广覆盖、强赋能、重引领”为重点,构建起“3+4+X”立体化的中国轻纺城妇建联盟。浙江义乌“彤云·石榴红家园”妇委会(以下简称“彤云”妇委会)依托义乌商贸物流优势,搭建多民族文化展示、助农共富、创业创新、宣讲交流等平台,主动与我国中西部地区、浙江省内山区县的47个民族60余个镇村(社)妇联组织开展联建合作,以组织互联为基础,以民族交流为特色,以产业共建为支撑,帮助带动更多民族同胞妇女共同致富。台州市路桥区妇联聚焦党建引领下新领域妇联组织改革,通过实施“六位一体”区域化妇建联建模式,着力破解“三新”领域妇建覆盖面窄、资源匮乏、作用发挥不明显等难题,打开了妇联组织团结凝聚新领域妇女强基共富的新路径。近年来,温岭市以“片区带全域,组团促互补”思路,率先在台州开展妇建“共联体”建设。今年,聚焦“村企坊互融”小场景,优化“乡村共富”大场景,在全市579个村居妇联、143个非公企业妇联、49个共富工坊妇联中,建立协作式“共联体”136个,形成“先进带后进,互助增后劲”发展格局。为进一步推动资源和人才的共享共育共优,丽水市妇联携手丽水学院妇联在思想引领、家庭教育、职技帮扶、教育关爱和社会实践等多个领域开展全面合作,同时整合双方资源,聚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聚力打造“浙丽扬声”宣讲品牌,积极探索新时代校地妇联合作的新机制和新样板。
标签:编辑: